1. 航空航天概论
(1) 形成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贯通中国元素、体现文化元素、融合四川元素、渗透成电元素、引入空天元素;
(2) 革新教学工作五环节。包括集体备课、创新上课、全新的作业设计、课后辅导、考核评价;
(3) 课程思政做到精准施教。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概念的讲解;二是体现在原理理论讲解;三是体现在方法应用讲解;四是体现在工程创新中;五是体现在探索未知世界中。
2. 走进信息时代的航空航天工程
除了传统的讲授知识、课堂互动、上台展示等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外,探索座谈会、分享会等形式,给学生进行感性表达的平台,给他们机会分享对于课程内容和人物事迹的读后感等,从而达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作用。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的价值。
3. 工程力学
(1) 课前以知识点为载体,通过学生预习或复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课中采用问题导入、讲授式、探究式和翻转课堂等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和习题讲解,培养学生力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3) 课后以小组课程设计或论文撰写等方式将知识学习、实践运用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学生教师多主体、过程化考核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客观科学的认知辨别意识和能力。
4. 飞行器总体设计
(1) 教育方法上,注重“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拉进师生距离、拉进总师与同学距离,以期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2) 载体设计方面,优化教学课件,融入案例经典视频,凝练教学内容,以观后感交流等方式,强化教学互动,提供师生共同讨论、共同感悟的机会。
5. 多智能飞行器协同综合创新实验I
(1)形成“1234”实践课程建设体系。即:紧紧围绕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这“一个中心”,通过“两大保障”“三个层次”、“四个结合”、提升实验实践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建立多方合作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形成教学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多方共赢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3)构建第二课堂,以工作在国家重大项目一线的技术带头人为联合指导教师,亲临第二课堂进行工程价值伦理观和实践项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