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申报

多智能飞行器协同综合创新实验I

多智能飞行器协同综合创新实验I课程建设举措及成效

多智能飞行器协同综合创新实验I课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强化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国防使命感以及“爱祖国、爱航空、爱航天、爱成电”的四爱精神。

(1)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提炼思政元素并融入教案。主要包括爱国、爱航空、爱航天、爱成电;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发展案例和精神沉淀,使学生深刻体会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性贡献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体认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成电精神对当代中国科技崛起的开拓性贡献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 课程教师切身感受融入教学。思政元素同教师的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否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组教师荆华、李滚、金燕华曾数年扎根马兰基地研制国家级无人机。马兰精神,实际上它体现的是一种奋斗的精神,一种奉献的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向上的精神。它是需要继承和延续的,更需要不停地注入和创新。实现建设信息化社会、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宏伟目标,仍然需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作支撑。课程组教师的爱国情怀,工程伦理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会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强化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祖国、爱航天、爱航空、爱成电”的四爱精神,培育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精英人才。

(3) 打造立足学科前沿,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以价值引领为核心的多层次全方位实践体系。即:紧紧围绕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这“一个中心”,通过“两大保障”、“三个层次”、“四个结合”、提升实验实践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图11所示。

两大保障:(1)实验室保障:把实验室开放与学生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资源,为学生实践提供有效的软、硬件支持。目前,学院的导航实验室、测控通信实验室、飞行器控制实验室、无人机应用技术实验室、多智能飞行器协同综合创新实验室、高安全嵌入式软件联合开发实验室,6个实验室已对本课程所有本科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使用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设备进行综合类、创新类实践课题。(2)第二课堂保障:以工作在国家重大项目一线的技术带头人为联合指导教师,亲临第二课堂进行工程价值伦理观和开展科教活动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达到学用结合。

三个层次:“问题解决+系统思维+知识建构”三度核心能力培养的阶梯式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基础实践项目、综合实践项目和创新竞赛类实践项目三个层次。

四个结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结合”、“实践与主观能动性结合”、“实践与团队协作意识结合”、“实践与职业规划结合”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 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更加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自身所规划的职业发展方向与形式,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达到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同心同向协同效应。

图1 打造“1234”实践课程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