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成果概述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材建设和管理保障等方面全员、全程、全方位地推进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的人才培养。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专业建设初见成效。
(1)明确了“电子信息+AI+飞行器”的专业特色定位
信息和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航空、航天器是新一代航空航天器发展的显性趋势。本专业根植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优势学科群,面向基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工程,聚焦临近空间技术与现代电子信息的交叉领域,凝炼出多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电子信息+AI+飞行器”新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特色定位。
“电子信息+AI+飞行器”的专业特色定位
(2)构建了“思政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深入探索新工科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专业形成了“思政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设计了“理论课程+实验及项目课程+课程思政”的“学用一体、学创一体、思政融合”的新工科教育模式及培养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培养方案的每一个环节、融合到每一门课程,确保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润物无声。
“思政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3)设计了多学科融合、难度递进、思政融入的课程体系
以工程能力逐级提升为目标,借鉴MIT和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四级设计”(4D Design)理念,设计建构了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复合,突显能力培养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打造了基于项目的新生课、基于项目的挑战课和挑战性实验、跨学科课程群等强化能力培养、具有内在关联的系列教改课程,全面落实“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基于项目”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四级设计(4D)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4)打造了适合新工科模式的科研实训和创新实践平台
本专业立足学科前沿,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推行研究中心与教学系协同的科教融合育人和科研育人模式。依托学院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创建了13个科研实训基地和创新实践平台,依托校外科研单位,建立了5个校外实践实训基地。
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建设成果颇丰,如表所示。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建设成果
序号 | 成果类别 | 成果名称 | 授予部门 |
1 |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面向国家重大领域“卡脖子”技术需求,构建产教融合、创新育人的示范性新工程教育体系 | 教育部 |
2 |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落实建成“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基于项目的新工科课程体系” | 教育部 |
3 |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构建挑战性学习与研究型教学体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全过程(结题验收为优) | 教育部 |
4 |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面向“电子信息+”的多类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交叉复合培养与新兴专业布局(结题验收为优) | 教育部 |
5 | 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 面向航空航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全校唯一,全省共15项) | 四川省教育厅 |
6 |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 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创新与实践(特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7 |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 对标新工科,推动“新航空航天”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性变革的创新与实践(二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8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 教育部 |
9 | 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 | 软件技术基础 | 四川省教育厅 |
10 | 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 | 工程创新与设计 | 四川省教育厅 |
11 |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 | 航空航天概论 | 四川省教育厅 |
12 |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 | 软件技术基础 | 四川省教育厅 |
13 | 教师教学竞赛 | 2019年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二等奖 | 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委员会 |
14 | 教师教学竞赛 | 第七届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 | 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
15 | 教师教学竞赛 | 第三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讲课竞赛西南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 西南地区高校电子技术 |
16 | 教师教学竞赛 | 首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
17 | 教师教学竞赛 | 首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学术创新奖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