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时:40学时
第一章:敏感材料与传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4学时)
第1节 敏感材料及传感器领域相关基本术语(1学时)
了解: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的地位、作用及应用领域。
难点:敏感元件。
掌握:敏感材料定义、传感器定义。
第2节 传感器基本构成型式(2学时)
重点:传感器基本构成型式。
第3节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1学时)
了解:敏感材料与传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第二章:金属敏感材料 (2学时)
了解:磁敏金属材料、温敏金属材料、形变金属材料、超导敏感材料、形状记忆材料 。
难点:物质中的电子自由度与化学、物理量的相互作用、形状记忆的晶体学机制 。
重点:磁阻效应、双金属、金属热电阻、形变规、约瑟夫逊结、超导量子干涉仪 。
第三章:陶瓷敏感材料(4学时)
第1节 陶瓷材料的定义(1学时)
了解:陶瓷材料的定义。
重点: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第2节 陶瓷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1学时)
难点:吉布斯自由能、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半导体性质。
重点: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半导体性质。
第3节 化学敏感元件用陶瓷材料(1学时)
了解:化学敏感元件的作用机制。
难点:纳米敏感材料、微结构集成传感器。
重点: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比较。
第4节 物理敏感元件用陶瓷材料(1学时)
了解:陶瓷的电性质、产生极化的机制、热敏电阻、压电材料、热释电材料。
难点:压电陶瓷产生压电效应的原理、热释电效应的分类。
第四章:半导体材料(4学时)
第1节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1学时)
重点: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第2节 半导体材料的基础物性(1学时)
难点: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重点:电学性质的温度依赖关系。
第3节 半导体的压阻效应(1学时)
了解:压阻效应。
难点:压阻效应机理。
第4节 半导体敏感元件(1学时)
了解射线敏感元件、电场、磁场敏感元件、化学敏感元件。
第五章:有机敏感材料(6学时)
第1节 高分子材料基础(2学时)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与分类。
重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理化性能。
第2节 有机敏感材料的种类和特性(2学时)
了解:有机敏感材料的种类、光电导性高分子材料、压电性、热释电性高分子材料、感光性高分子材料。
掌握:有机敏感材料的信息转换功能。
重点:导电性高分子材料。
第3节 超薄分子敏感膜的制备技术(2学时)
了解: LB膜、SA膜定义、超薄膜技术应用举例。
难点:LB膜及SA膜成膜机理。
第六章:新型红外传感器(2学时)
了解:测辐射热计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的基本组成。
难点:热探测机理。
重点:敏感功能结构。
第七章:新型气体传感器及阵列 (8学时)
第1节 叉指电极式式电子聚合物气体传感器(2学时)
掌握:基本工作原理及基础结构。
第2节 场效应管型电子聚合物气体传感器(2学时)
重点:场效应管工件原理。
第3节 石英晶体微天平电子聚合物气体传感器(2学时)
了解:基本工作原理及基础结构。
第4节 声表面波电子聚合物气体传感器(2学时)
掌握:基本工作原理。
难点:声表面波器件结构及原理。
第八章:电子聚合物基湿度传感器(4学时)
第1节 电子聚合物基电阻式湿度传感器(2学时)
掌握:基本工作原理及基础结构。
第2节 电子聚合物基电容式湿度传感器(2学时)
掌握:基本工作原理及基础结构。
第九章:专题讲座 (6学时)
第1节 MEMS气体传感器(3学时)
掌握:基本工作原理及基础结构。
第2节 新型生物传感器(3学时)
掌握:基本工作原理及基础结构。
作业4次,每2章(前8章)一次作业。
教学方法:以在线课堂教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