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2005年09月-2009年07月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应用化学系 工学学士 2009年09月-2014年12月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工学博士 2015年03月-2017年06月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 博士后 2017年06月-2019年02月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博士后 2019年02月-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气敏材料与传感器及其集成技术研究;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主要从事储能材料与超级电容器研究。迄今为止,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一作10篇(包括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等);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10余项;合著英文专著1部。
顾德恩,2008年7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University of Michigan,访问学者。
四川盐亭人,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电材料与集成器件、敏感材料及传感器等方向的相关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ACS Nano、Appl. Suf. Sci.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获授权10余项(含美国专利2项)。相关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各1项。先后讲授《材料分析基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太惠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固体电子学),2008年获光学工程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11年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感器与执行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敏感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柔性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国防“十二五”预研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总装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新品等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编著本科国家级教材《敏感材料与传感器》一本(1/3)。近年来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alysis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等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
苏元捷,副教授,2012/08-2014/08,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联合培养;2009/09-2015/06,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博士;2005/09-2009/06,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学士。
长期从事新型敏感材料与自供能集成传感器研究。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5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5篇。文章被引用4500余次,H因子达31。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授权10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授权1项)。此外,出版专著《物联天下 传感先行:传感器导论》一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青年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全国共200名), 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四川省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等项目。获2018年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排名5)。作为独立审稿人为《Materials Today》、《Angewandte Chemie》、《Nano Energy》、《Carbon》等28种期刊审稿百余次。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网评专家、国家科技部专家。
黎威志,1996~2007年于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同年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2011年8月晋升副教授。2014年4月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访问学习一年。2019年晋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柔性多功能传感器,光电薄膜与器件,红外及光电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负责及参与重大专项子项目、国防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负责项目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参与项目总经费超过300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第一发明人专利1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
蒋亚东,1982.9-1986.7,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获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学士。 1986.9-1989.6,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获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硕士。 1995.3-2001.6,电子科技大学,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 1986.7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任教;1998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任博士生导师。 2001年至今担任新型传感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至今任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现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组专家、总装备部和军科委专家组成员等。
长期从事传感器与探测器、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技术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部省级和横向合作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重要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奖励15项;在APL、JAP、Sensors & Actuators等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收录200余篇、EI收录150余篇;被SCI引用5000余次;出版教材4部;申请国家专利200项(50项已授权),实现技术转让多项,并成功实现产业化,满足了国防重点工程急需,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已培养出硕士50余名,博士9名,博士后2名,多名学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