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始终与学校的整体教学条件是密不可分的。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努力,在实践与总结中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探索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改革措施: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力,同时以线上教育为辅助手段,并运用实例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考核改革等方式,千方百计使学生积极思维,弄懂弄通敏感材料与传感器基本知识。

实例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按照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点选择实例,以教研室曾经研究的项目为例,具体讲解传感技术的原理和设计方案。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讲清难点。同时通过讲解在各类传感器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示范教学法:通过课程设计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所了解的一些前沿的传感技术进行讲解,教师最后进行评定总结。参与示范教学活动的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程资料,精心查阅传感技术相关文献,这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又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诸如口才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等。示范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最佳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课堂讨论:主要是征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注重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发言,之后由教师总结。这一课堂讨论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从单向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教练员和思维启发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营造就具体问题和关键环节展开激烈辩论的课堂氛围。

教学考核改革:本课程考核采用考勤、笔记抽查、提问、课堂讨论发言、课后作业、设计与撰写课题设计报告、闭卷笔试等多种形式,检验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的能力。本课程不断进行教学考核改革探索,由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变为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