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会议口译(同声传译)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并掌握同声传译的基本认知技能;透过“电子信息+口译”为特色的训练材料以及其他不同主题的英汉以及汉英互译练习,增强学生两种语言输入和输出同时进行的能力以及中英文听力能力。修毕本科的学生能够胜任普通难度的同声传译工作。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同声传译的认知任务(2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导入环节,主要介绍同声传译的流程以及基本要求,尤其强调同声传译中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并辅以少量简单练习。

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原理和认知任务。

本章教学重点:令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原理和认知任务。

本章教学难点:无

第二章:同声传译中的工作记忆认知能力:Reformulation-based Paraphrasing & Summarization(重述释义加概述练习)(6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本阶段主要采用Reformulation-based Paraphrasing & Summarization(重述释义加概述练习)的训练方法:提供给学生逻辑分明或散乱的原语视听材料,要求学生边听边使用各类截句技巧,梳理素材逻辑,理解素材内容,先用原语进行重述性释义,然后再用原语和目的语归纳语篇中心思想,提炼主要观点,完成双语大意概述。

2.1 主题训练:电子信息类(3学时)

2.2 主题训练:通信工程类(3学时)

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对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复述至少80%的内容。

本章教学重点:跟读与复述的技巧。

本章教学难点:跟读及复述练习的效率问题。

第三章:同声传译注意力分配能力(allocation of attention)(6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本阶段主要采用的训练方法为Shadowing(原语跟述练习):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入难的原则,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理想情况下的原语跟述练习(为期1-2周)外,还计划安排一系列梯度变体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分配注意力,如:①EVS Variation:控制学生滞后原语时间长度这一变量(Ear-Voice-Span),从短到长,长短相济,从而拓展学生大脑记忆缓冲内存(Buffer-zone),实现现场译语发布时间的灵活掌控;②Speed Variation:调节原语发布语速(原声使然或人工调节播放速度),考察学生EVS及跟述质量表现;③Accent Variation:播放各种口音的双语讲话录音,后期还可以增加难度,结合EVS和速度变量进行混合练习;④Content Variation:根据口译常见话语类型,提供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和对话言语体等六类素材开展练习,同时兼顾EVS、速度和口音变量。

本章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无笔记交传、带稿同传的训练方法,令学生适应同声传译主要依靠瞬时记忆的工作原理,并辅以不同主题的训练内容,令学生继续充实自己的词汇库。

3.1 主题训练:新能源(3学时)

3.2 主题训练:生命科学(3学时)

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在无笔记交传中至少达到80%的正确率,带稿同传的延迟在2秒之内。

本章教学重点:减少学生对笔记的依赖,令学生适应同声传译主要依靠瞬时记忆的工作原理。

本章教学难点:带稿同传对学生认知分配的影响。

第四章:同声传译执行能力(executive function)(6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可采用的训练方法为Public-Speaking(公开演说练习):该练习以课堂组织为主,要求学生事先就某一讨论专题开展资料收集和知识学习等工作,上课时让学生上台就该主题作给定时间的演讲,从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分钟,直到半小时甚至更长,不许中断,并在演讲结束后接受听众提问。此举旨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扩大知识面、完善认知图式结构。还可采用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同声传译练习)的联系方法。这是所有练习分项中最吃重的部分,既是对前面五项分步技能操练效果的集中检验,也是本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一环。

4.1带稿顺句同传(Linear SI with Script)(2学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顺句视译技能,结合对原语全面准确的听力理解,在多任务齐头并进的情况下,调整好心态,控制好译语发布速度,同时对争夺“加工能量”的各项任务进行动态协调,获得处理现场矛盾的最初感性认识。

4.2无稿同传(SI without Script)(2学时):在不向学生提供讲稿,同时其它任务参数与难度系数与第一项相当的情况下的练习方式,完全移除视觉辅助环节,仅凭获得的音频信息,综合灵活运用各类同传技能,给出较为达意完整流畅的译语。带PPT同传(PPT-Enabled SI):充分调动同传练习室多媒体设备,模拟全真会议场景,在演讲内容文字信息呈提示性视觉发布时,综合调控各项任务参数的难度系数,要求学生作出反应。

4.3带稿无序同传(SI with Useless Script)(2学时):提供给学生无用的演讲稿,令学生的认知精力分配达到最大值,既需要判断演讲稿中的有用信息,又需要紧跟发言人的思路。

本章教学要求:分别体会不同条件下的同声传译对执行能力的要求。

本章教学重点:不同条件下认知能力的分配及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听、看、说的基本认知任务。

本章教学难点:学生是否能够综合各项认知能力,输出基本合格的译文。

第五章:同声传译综合训练(12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模拟实际的同声传译现场,开展各种主题的同声传译训练。

5.1 英汉同声传译综合训练(3学时)

5.2 汉英同声传译综合训练(3学时)

5.3 双向同声传译综合训练(6学时)

本章教学要求:结合本学期所学同声传译技能,能够基本输出合格的译文。

本章教学重点: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针对性训练。

本章教学难点:学生是否能够综合以上各项能力,输出基本合格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