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评价

周老师对翻译有自己特别独到的见解,让我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受益良多。周老师先对同学们进行引导,然后让大家进行翻译练习。练习的量不在于多,而是要让大家花心思、认真地去做出自己最好的译本,这样也是对自己的磨练。之后,我们会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自己的译文,同学之间相互切磋,可以修正有误的地方,更可以有所进益。周老师也会帮助大家解答不懂的地方,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并且耐心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经过一学期的课程,我不仅了解了许多翻译技巧方面的知识,还学习到了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翻译。

——2019级 曾雨佳💗

周劲松老师的《翻译概论》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具体体现在他就学生在学术翻译和古文翻译两个部分的翻译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鼓励学生现场提出翻译中遇到的难点从而进行一一解释和讲解。周老师与单纯讲授理论课程的老师不同,他所说所讲,皆是来自同学们的真实疑问,让我们真正有所启发!

——2019级 方艺静💗

周老师的课真的非常有启发性!每次实践前,老师都会给大家指明多种方向,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探索、归纳、总结。之后师生一起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不断碰撞,他总能给我们惊喜,我们所有的疑问最后都变成了收获。这种启发式、探讨式学习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

——2019级 蒋娟💗

翻译概论这门课,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周老师的上课方式非常独特,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更倾向于对话式的引导,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课程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是学术论文的翻译。学术翻译的译者不仅要对该领域的术语、概念、理论等话语体系比较熟悉,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在这一阶段,周老师对每一组同学的汇报做了详细的点评,并指出不足和亮点,语言精炼,重点突出,讲解扼要清晰,阐述直切重点。第二阶段是古文翻译。每个同学完成翻译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不解,然后大家各抒己见,激烈地讨论原文的理解、句段的处理、选词的优劣、谋篇布局的技巧。而周老师会在每一次讨论结束之后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并且在一个段落讨论完毕之后,向我们展示他的译作,阐述自己的想法,剖析自己的处理方式,让我们对原文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学到了更多样化的表达。

——2019级 向鑫💗

虽然这一学期是网络授课,我们不能面对面领略周老师的风采,但是他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和犀利直接的语言风格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周老师循循善诱,引导我们积极思考,勇敢发言讨论,当讨论中遇到翻译难点的时候,他始终能用浅显易懂的例子让我们豁然开朗。他对待翻译和学术严谨谦虚的态度也不断鼓舞着我们不断向他学习,尽力做到最好。总而言之,在与周老师相处的这一学期,我受益匪浅~感谢老师!

——2019 级 周紫高💗

课堂实操性强,老师讲解细致,通过课堂学习,所有同学对学术翻译和古文翻译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翻译技巧和策略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很细致,结合着背景知识补充介绍,所有同学都在练习和交流中对翻译本身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2019级 余月萌💗

本课程刚开课的时候有被周老师对课堂的严格要求吓到,但慢慢随着课程的展开才感受到周老师对待学术十分严谨,但对同学却是相当随和。跟传统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方式不同,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整个课堂从一开始大家怯于发言到后面同学们争相发言到老师一时都插不进话,整个氛围轻松活跃。通过本课程,我们不仅在翻译实践上获益匪浅,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

——2019级 霍春菊💗

周老师的这门课最大亮点就是课堂规律性很强,但是又不拘泥于形式。每次上课都有组织有节奏地推进学生提问、互动、交流、答疑,对于师生、生生交流不设限制与条框,让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在一问一答之中引发思考和学习知识。比如在学术翻译(英译中)的学习和实践中,每一个小组从分工合作再到课堂呈现以及总结反思,都按照这样大的的流程和思路来,但是在细节上,老师鼓励每一小组进行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以不断完善小组的协作和最后的译文。还有另外一个闪光点就是周老师的个人魅力,认真、严谨、又有趣,这一点在古文翻译(中译英)的学习和实践中提现最多。认真:仔细分析每一个同学提出的译文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严谨:分析译文时结合科学、史实、现实,面面俱到;有趣:让大家在愉快点气氛和笑声中收获知识。

——2019级 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