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精品课程

思政案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

一、主讲教师介绍

祝小宁教授,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专业首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MPA百名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师德标兵、电子科技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祝小宁教授长期致力于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组织等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积累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在学界和实践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课程介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精品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调研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看待和解释社会现象,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转变认识,提高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套方法,并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求实创新、实证实践的科研素质和精神。

该精品课程鉴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课程目标,基于对课程整体的把握,同时加注进对思政课堂的反思,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树立学生的“两个确立”。

该精品课程教育将学科经典理论、典型人物、最新的典型案例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阅读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经典著作,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实现学术研究与基本国情相结合;不拘泥于教师讲授知识的课堂形式,引导同学们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激发同学们的内生学习动力,实现校园课堂大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据此,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完美结合,达到思政目的,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塑造学生的思想信念,打造“新四有青年”。

三、课程思政特色与创新

课程思政以“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为教学目标,围绕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课程导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操作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范畴四大部分,即导论、道、术、务。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本课程以典型案例作为基本切入点,将成才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经验总结创新如下:

(一)一个保证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而思政教育有效融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以相关性和系统性为原则,坚持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内涵相关,不生硬、不突兀,并结合课程知识构建思政的系统框架,避免零散,做到周详。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德育意识、德育能力以及道德水准是课程思政建设成败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育德意识、育德能力以及道德修养,伴随专业知识讲解,将与其有内涵相关性的价值引领元素引入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能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拉近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思想距离。

(二)两个结合

1.与我校红色育人工程有机结合

红色育人工程强调家国情怀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流人才。本课程与我校红色育人工程紧密耦合,将爱国奉献、家国情怀、艰苦奋斗、务实创新融入课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担当之勇、人文之情。同时,构建了科研和教学相互转化、直接育人和转化育人相结合的新文科育人路径。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采用教学主体交互模式,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主体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立足点、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探究式教学作为结合点,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

(三)三个基本

1.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立足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把国家战略、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政策的解读,认清当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坚定政治立场。

2.以典型案例为基本切入点

在讲授课程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等相关意识精神融入以典型案例或热点问题的方式融入到课程之中,增强课程思政的现实性,以此提升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思想觉悟,并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3.以探究式教学为基本结合点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阶梯性配置课堂分享小组,在课堂中设置问题和组织讨论,提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培养。

(四)四大融合

1.理论渊源与学科演变相融合

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特色有机融合。通过不同知识的融合促成差异化整合,使之具有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避免了机械化的思想教育,以具体的知识点自然切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会贯通。

2.哲学思辨与管理艺术相融合

该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全面充分的了解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和时事政治,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与课程内容相融合,从专业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并通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3.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相融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一方面要求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专业素养,开拓国际视野;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培养国家意识,塑造人文情怀。该课程秉持“国际视野,中国问题,服务社会”的理念,引进国外理论和实践知识,立足中国特殊的国情加以解读、消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理论自信,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

4.网络手段与探究教学相融合

利用网络手段将课堂效应进行课外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推荐符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功能的书籍和视频资料,通过线上播放量、下载量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其次,教学平台中学生通过作业完成、课程讨论、问题留言以实现课外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结合学校开展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配合红色育人工程方案的实施,革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授课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撰写论文,变灌输为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反省、提问、分析、怀疑、批判、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清单

专业知识点思政元素方法
1.社会科学研究的技术逻辑家国情怀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2.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五、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举例

(一)案例背景描述

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突破点。

当前,尽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惠及群众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仍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感仍然不够理想。为什么?这源于过去我们的一些研究和实践仅关注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的问题,却忽视了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侧”的问题,“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展没有同步,公众的获得感不高,制约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二)具体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公众获得感的相互关系,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价值取向、供给主体和供给优化的研究;从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历史脉络、多维认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路径的研究;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探索、思维和技术创新的研究;从政府公信力、满意度、幸福感的研究,四大子方向,从理论分析、文献综述、构建假设、论证检验、形成成果等路径,探究技术、办法、方法和理论,开展大班理论教学和小班研讨术、务、法。

通过小班研讨的教学形式,寓教于学,与同学们就方法论使用、题目设计以及假设构建等内容进行一对一切磋,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见解的空间,以营造学术探索氛围,在自由讨论中开拓视野,培养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大班授课以及小班研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融入到对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的解读当中,使学生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和党的领导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具有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未来既能“独善其身”,更能“兼济天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二)——成都市社会救助制度创新

一、主讲教师介绍

祝小宁教授,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专业首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MPA百名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师德标兵、电子科技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祝小宁教授长期致力于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组织等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积累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在学界和实践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课程介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精品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调研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看待和解释社会现象,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转变认识,提高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套方法,并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求实创新、实证实践的科研素质和精神。

该精品课程鉴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课程目标,基于对课程整体的把握,同时加注进对思政课堂的反思,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树立学生的“两个确立”。

该精品课程教育将学科经典理论、典型人物、最新的典型案例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阅读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经典著作,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实现学术研究与基本国情相结合;不拘泥于教师讲授知识的课堂形式,引导同学们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激发同学们的内生学习动力,实现校园课堂大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据此,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完美结合,达到思政目的,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塑造学生的思想信念,打造“新四有青年”。

三、课程思政特色与创新

课程思政以“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为教学目标,围绕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课程导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操作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范畴四大部分,即导论、道、术、务。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本课程以典型案例作为基本切入点,将成才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经验总结创新如下:

(一)一个保证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而思政教育有效融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以相关性和系统性为原则,坚持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内涵相关,不生硬、不突兀,并结合课程知识构建思政的系统框架,避免零散,做到周详。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德育意识、德育能力以及道德水准是课程思政建设成败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育德意识、育德能力以及道德修养,伴随专业知识讲解,将与其有内涵相关性的价值引领元素引入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能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拉近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思想距离。

(二)两个结合

1.与我校红色育人工程有机结合

红色育人工程强调家国情怀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流人才。本课程与我校红色育人工程紧密耦合,将爱国奉献、家国情怀、艰苦奋斗、务实创新融入课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担当之勇、人文之情。同时,构建了科研和教学相互转化、直接育人和转化育人相结合的新文科育人路径。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采用教学主体交互模式,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主体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立足点、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探究式教学作为结合点,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

(三)三个基本

1.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立足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把国家战略、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政策的解读,认清当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坚定政治立场。

2.以典型案例为基本切入点

在讲授课程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等相关意识精神融入以典型案例或热点问题的方式融入到课程之中,增强课程思政的现实性,以此提升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思想觉悟,并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3.以探究式教学为基本结合点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阶梯性配置课堂分享小组,在课堂中设置问题和组织讨论,提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培养。

(四)四大融合

1.理论渊源与学科演变相融合

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特色有机融合。通过不同知识的融合促成差异化整合,使之具有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避免了机械化的思想教育,以具体的知识点自然切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会贯通。

2.哲学思辨与管理艺术相融合

该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全面充分的了解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和时事政治,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与课程内容相融合,从专业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并通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3.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相融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一方面要求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专业素养,开拓国际视野;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培养国家意识,塑造人文情怀。该课程秉持“国际视野,中国问题,服务社会”的理念,引进国外理论和实践知识,立足中国特殊的国情加以解读、消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理论自信,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

4.网络手段与探究教学相融合

利用网络手段将课堂效应进行课外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推荐符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功能的书籍和视频资料,通过线上播放量、下载量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其次,教学平台中学生通过作业完成、课程讨论、问题留言以实现课外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结合学校开展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配合红色育人工程方案的实施,革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授课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撰写论文,变灌输为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反省、提问、分析、怀疑、批判、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清单

专业知识点思政元素方法
1.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2.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党的工作方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3.社会救助制度党的目标与宗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五、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举例

(一)案例背景描述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现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伴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中,“十四五”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十四五”时期不仅是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同时也是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目标的新阶段的开端。在“十四五”这一特殊时期,社会救助制度将愈发体现其重要价值,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向生活面临困难的群众提供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和促使其脱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建立起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贫困治理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短板,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还需要通过改革持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都市积极向涉及民生、发展、建设、治理等方面齐发力,成都积极推进对“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部署落实。努力建设更具包容、更有活力且让市民更有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健康幸福生活公园城市。

(二)具体教学设计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借助特定的研究方法才能发现问题、解释、解答问题,达到研究之目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工作人员是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系统观察和逻辑推理方式,通过建立科学理论和描述、解释具体现象的办法,来说明普遍的因果规律,从而寻求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途径。

社会科学研究借助先进技术,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技术,如仪器、图表、实验、统计技术、计算机等手段和办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揭示真理;通过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以获得理论的验证和问题的解答。

通过“成都市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这一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为了完成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个研究者要解决许多问题,如:怎么确定问题;如何决定研究范围;研究流程怎么安排;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调查、怎么实验、如何观察;怎么整理和分析资料;怎么求研究结果;怎么将研究结果公之于众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需要把握社会研究方法的总体框架,即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方法理论、研究方式、具体研究技术。通过“成都市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这一案例,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技术,例如:系统论的方法、控制论的方法、信息论的方法、耗散论的方法、协同论的方法和突变论的方法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实现

一、主讲教师介绍

祝小宁教授,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专业首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MPA百名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师德标兵、电子科技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祝小宁教授长期致力于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组织等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积累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在学界和实践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课程介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精品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调研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看待和解释社会现象,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转变认识,提高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套方法,并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求实创新、实证实践的科研素质和精神。

该精品课程鉴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课程目标,基于对课程整体的把握,同时加注进对思政课堂的反思,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树立学生的“两个确立”。

该精品课程教育将学科经典理论、典型人物、最新的典型案例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阅读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经典著作,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实现学术研究与基本国情相结合;不拘泥于教师讲授知识的课堂形式,引导同学们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激发同学们的内生学习动力,实现校园课堂大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据此,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完美结合,达到思政目的,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塑造学生的思想信念,打造“新四有青年”。

三、课程思政特色与创新

课程思政以“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为教学目标,围绕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课程导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操作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范畴四大部分,即导论、道、术、务。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本课程以典型案例作为基本切入点,将成才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经验总结创新如下:

(一)一个保证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而思政教育有效融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以相关性和系统性为原则,坚持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内涵相关,不生硬、不突兀,并结合课程知识构建思政的系统框架,避免零散,做到周详。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德育意识、德育能力以及道德水准是课程思政建设成败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育德意识、育德能力以及道德修养,伴随专业知识讲解,将与其有内涵相关性的价值引领元素引入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能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拉近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思想距离。

(二)两个结合

1.与我校红色育人工程有机结合

红色育人工程强调家国情怀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流人才。本课程与我校红色育人工程紧密耦合,将爱国奉献、家国情怀、艰苦奋斗、务实创新融入课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担当之勇、人文之情。同时,构建了科研和教学相互转化、直接育人和转化育人相结合的新文科育人路径。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采用教学主体交互模式,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主体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立足点、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探究式教学作为结合点,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

(三)三个基本

1.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立足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把国家战略、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政策的解读,认清当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坚定政治立场。

2.以典型案例为基本切入点

在讲授课程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等相关意识精神融入以典型案例或热点问题的方式融入到课程之中,增强课程思政的现实性,以此提升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思想觉悟,并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3.以探究式教学为基本结合点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阶梯性配置课堂分享小组,在课堂中设置问题和组织讨论,提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培养。

(四)四大融合

1.理论渊源与学科演变相融合

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特色有机融合。通过不同知识的融合促成差异化整合,使之具有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避免了机械化的思想教育,以具体的知识点自然切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会贯通。

2.哲学思辨与管理艺术相融合

该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全面充分的了解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和时事政治,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与课程内容相融合,从专业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并通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3.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相融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一方面要求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专业素养,开拓国际视野;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培养国家意识,塑造人文情怀。该课程秉持“国际视野,中国问题,服务社会”的理念,引进国外理论和实践知识,立足中国特殊的国情加以解读、消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理论自信,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

4.网络手段与探究教学相融合

利用网络手段将课堂效应进行课外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推荐符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功能的书籍和视频资料,通过线上播放量、下载量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其次,教学平台中学生通过作业完成、课程讨论、问题留言以实现课外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结合学校开展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配合红色育人工程方案的实施,革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授课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撰写论文,变灌输为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反省、提问、分析、怀疑、批判、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清单

专业知识点思政元素方法
1.选题技术社会责任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2.公共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技术党的宗旨、工作方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五、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举例

(一)案例背景描述

现阶段,我国的物质生产已经十分发达,由此,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内容和结构方面均出现了和过去不一样的改变。具体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单一走向多元,大众化走向个性化;从结构上来看,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期待更稳定的收入、更好的教育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致力于不断的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向前迈进,以期能够大幅的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质量,从而确保其能够和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保持一致性,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应对我国人民需求的适应性。

(二)具体教学设计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起步。研究课题又称研究的具体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通常涉及现实生活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但社会研究的课题更为具体、集中、明确。 构成研究课题的三个要件:第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即“新问题”;第二,对已经研究的问题用一种新的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或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一个曾经研究过的问题再进行研究;第三,曾经研究过的问题,现实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重新研究。   

基于理论的热点和实践的诉求,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中的实践和理论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对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提升现状的认识存在模糊的问题;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的相互关系尚需要深入进行研究问题。在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现状准确认识的基础上,以供给侧和获得感两者之间关系的重构整合、互联互通为研究目标,梳理基本公共服务与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之间的关系,挖掘彼此间各因素内在的逻辑,从中找寻基于彼此立场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