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课程导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操作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范畴四大部分,即导论、道、术、务。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本课程以典型案例作为基本切入点,将成才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的做法
1.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立足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把国家战略、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政策的解读,认清当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坚定政治立场。
2.以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
在讲授课程时,采用典型案例与课堂教学内容“双融合”的授课方式,抽丝剥茧,循循善诱,在讨论和思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程思政的现实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五个认同”。
3.以探究式教学作为结合点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阶梯性配置课堂分享小组,在课堂中设置问题和组织讨论,提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