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取材于真实案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趣味性。立足中国的现实背景,从热点问题或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在了解案件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结合思政要点,抽丝剥茧,逐层分析案情。将热点时事融入到教学案例中,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时事动向,更能引发讨论,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在案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构后的课程大纲为依据,分别针对总论、著作权管理、专利管理以及商标管理四个部分进行典型思政案例开发,力求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本课程始终。目前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已成功开发以下四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已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中,如表1所示。
表 1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 | 主要内容 | 思政要点 |
华为 | 在知识产权总论部分,开发“十年磨一剑——华为自主知识产权之路”案例,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战等热点问题,在凸显知识产权制度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创新,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在将来的国际社会竞争中争取主动。 | 文化自信、自主创新 |
琼瑶于正案 | 著作权管理部分,开发“琼瑶于正案——著作权与学术道德”案例,结合当前大量出现的影视作品抄袭及学术不端的现状,树立学生正确的法制意识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明确侵权边界的意识,坚决抵制剽窃和抄袭行为,进行规范的学术研究和作品创造 | 学术道德、诚信为本 |
基因编辑婴儿 | 在专利管理部分,开发“基因编辑婴儿——专利权与科学伦理道德”案例。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讨论在该事件中,贺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哪些规定,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后果;进而明确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需要遵守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则,坚决反对有违科学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所谓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 | 伦理道德、科学精神 |
乔丹与乔丹体育 | 商标管理部分,开发“乔丹与乔丹体育——‘傍名牌’的得与失”案例。在分析双方相关诉讼纠纷的具体案情的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甘于寂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摒弃目光短浅,追名逐利的功利心,踏实,从容地进行知识产权创造与运营。 | 商业道德、工匠精神 |
以著作权管理部分为例,课程组开发了思政主题教学案例“琼瑶于正案——著作权与学术道德”,运用于核心课程通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首先分析如何确定文字作品的相似性,如何区分合理借鉴与抄袭、剽窃的界限等专业性问题;其次,结合同学们自己撰写论文的实践,讲解学术道德规范,启发学生进行有关著作权与学术道德的思考和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引出关于著作权的创作、运用和保护的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等。这种层层递进的案例讨论模式,使原有的案例教学得到了深化。通常而言,仅从专业角度而言,讨论清楚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学生搞清了著作权侵权的相关知识点,即已经达到了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目标。而课程思政的要求则不仅仅满足于这一层面的讨论,因此,引出了第二层面关于学术道德问题的讨论,要求学生能树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和道德意识。而实际上我们看到,到第三层面,讨论著作权的创作、运用和保护等综合性问题时,某种层度上又回到了专业的层面。这样就很好地做到了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二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同样的,我们在专利管理部分,开发了“基因编辑婴儿——专利权与科学伦理道德”的案例。因为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大多数具有理工科背景,将来很多都会从事工程、技术等专业,树立正确的科学伦理道德观尤为重要。该案例既结合了当下基因编辑这一热点技术,让学生体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时代感,又将“新工科”人才应如何运用好科学这把双刃剑,坚守科学伦理道德底线这一重要命题摆在学生面前。不同于“琼瑶于正案”,在这一案例的讨论中,同学们的观点有可能会发生较大分歧,这就更需要我们课程组教师进行引导,使同学们真正了解:“科学告诉我们能不能,是做事实判断;伦理学却告诉我们该不该,是做价值判断;如果我们不思考科学的价值,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