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程,设计独特,授课教师也十分热情负责。本门课程从先秦的文学作品开始讲起,一直到当代的文学作品。授课老师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多样的课堂互动形式,增强了学生们对不同时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同时,本门课程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与学生所学领域相结合,活跃了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以及对于中国文化这一领域的不断思考和反思,是一门信息量非常丰富,非常值得认真学习的课程。
——2020级 潘玲玲
首先,聂韬老师博闻强识,讲起课来游刃有余又生动有趣,业务能力满分;其次,课程设计科学合理,由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多板块构成。最印象深刻的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完成一首诗的创作、翻译、翻译评价、综述环节,既有创新性,又有趣味性。总之,这门课让人流连忘返,学生上了都说好,绝对堪称精品课程!
——2020级 尹思敏
通过聂老师的《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我学到了很多:先秦文化、周易老庄思想、诗词鉴赏、近代种族观、女性文化等等,每一个周四的晚课,聂老师都会给我们带来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以至于下课铃声响,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期盼下一次课程的到来。记忆最深刻的是小组诗歌鉴赏活动,从创作到翻译到赏析,再到总结评价,每一个环节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收获颇丰,在快乐学习中提高了自身能力。
——2020级 白烈
聂老师《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程内容丰富且层次分明,专业性强又不失趣味,我本人非常喜欢这门课程。聂老师在课程前半部分讲解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易经》、《中庸》等较难读懂的书籍让我们有些头疼,但是聂老师会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当下热点新闻等等为我们一一讲解,让我们在读懂古文的基础上,对生活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聂老师还现场教学“算卦”,并为我们解卦,让我们亲身体会古人算卦的具体形式,趣味十足!课程的后半部分聂老师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写诗、评诗、译诗、评译、综述,五个环节彼此之间不能有任何交流,最后诗人、鉴赏者、译者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让这门课的实践意义充分显现!这一实践对于MTI专业的学生们来说可谓是量身定做,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整个课程充实深厚,收获良多!
——2020级 孙天娇
《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对春秋典籍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以前的我看来,春秋典籍,像四书五经,无非就是枯燥的之乎者也,处处充满了条条框框;而在如今的我看来,春秋典籍是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的生动体现,是文学气息非常浓厚的品读佳作,同时也是蕴含丰富哲理的生活导师。这门课在聂韬老师的生动、创新、细致讲解下,给同学们带来从其他课堂学不到的新颖体验,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经典古籍的探索欲、求知欲。
——2021级王钰佳
聂老师的课每次都龙飞凤舞,充满活力,谈到庄子的齐物论,谈到老子的道德经,或者是其他哲学经典,他用自己的理解和亲身体验带我们领略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谈到庄子,他说他在现在这个年纪才对齐物论有了更深的理解,有些看似繁冗的古句其实包含着世间百态的智慧。
——2021级 李方圆
在没有上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时,刻板印象会让我觉得是一位中年人来教授,这门课应该就是比较晦涩难懂的课程,没想到,老师非常年轻,可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这门课上,聂老师带领我们从不一样的视角去解读经典,让我们不再拘泥于典籍中句段的表面意思,听完课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典籍并不是之乎者也的晦涩篇章,而且聂老师专门为MTI专业的同学设置的专题二,古诗创作和翻译,更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只有亲身参与创作翻译,才能更加深刻与理解这两种语言,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泛泛而谈。
——2021级 赵韵涵
在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程中,我们都有了各自的思考与感悟,或是对文化本身,或是对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中自由探索,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找寻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比如在《周易》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乾坤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结合。也是有了这样的体会,我会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正是有了这份自信,我们可以更加包容得看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如课堂上老师也是以一种平和从容的心态来看待同学们理解的差异性一样,这是一种“和”的态度,也是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
——2021级 余琴
一个学期下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的上课风格,像是一位朋友在和你分享知识。老师用深厚的文化储备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过程中老师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尽可能让我们自己去领悟和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讲庄子的那节课,那节课完美地做到了首尾呼应,从“吾丧我”到“庄周梦蝶”,我明白了万事万物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着道的内涵,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中国古代哲学的豁达超脱之美。
——2021级 徐陈洁
本学期课程已接近尾声,综合本学期所有的课程来看,中国语言文化这门课在所有课程里居于Top1的地位。 不仅仅是因为课程本身非常吸引我,更因为老师非常幽默风趣又有内涵,每一堂课都不舍得错过,每一分钟都不愿漏掉。课程设计也非常合理有趣,前大半部分主要是中国语言文化,为我打开了很多新世界的大门,也开拓了新思路,打破了一些原有的观念,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后小半部分又结合了翻译专业特色,同时也不失文化特色,让我体验了诗歌创作,我很沉浸在诗歌创作这个氛围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亦乐乎。
总之对这门课我仍然意犹未尽,如果能一直开下去那自然最好,如果满分是100分,给这门课打分的话,就打96分吧,一分留给老师进步,三分留给我自己进步。
——2021级 李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