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思政案例二

【思政案例二】研发国产脑影像设备、树立为国奉献的精神

(1)知识点与案例背景

磁共振、CT等影像设备是采集大脑结构和功能信息的重要设备。但是,全球大型医学设备领域,基本处于美欧日企业寡头垄断的局面。由于我国超90%的高端仪器依赖进口,所以每年光进口就需要花费3380亿元,并在部分仪器购置上遭受严重垄断。以高端(高场)磁共振影像设备为例,被GPS(GE、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垄断。放眼国内医疗机构,且不说200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几乎全是进口,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中国产品牌也是屈指可数,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更是凤毛麟角。并且,部分国产医疗设备相较进口医疗设备,还普遍存在同等价位下性价比低、后续服务差等问题。正因为如此,“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被我国列为被卡脖子的35个领域之一。近年来,虽然东软医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本土领军企业逐步推出新设备,在部分产品中实现国产替代,但在一些高端产品上,与“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一较高下,仍面临不少挑战。医疗器械涉及医疗、机械、电子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在高端医疗设备表现更为明显,多个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与融合后才能有这样的一个大型设备。只是在某一个领域有一些突破、创新还不足以整体性的颠覆大型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的情况下,一直模仿是行不通的。只有加强源头上的基础理论创新,才有望突破医疗器械领域“卡脖子”问题,“从头到尾”实现真正的国产化。

(2)教学方法

在讲授到脑结构信息和功能信息的获取时,提到不同的影像设备具有不同的特点(优缺点),磁共振(结构磁共振和功能磁共振)、CT等影像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这些设备无论是对于科研还是临床都极为重要,所以已经成为我国的“卡脖子”问题,引出和强调研发国产高端影像设备的必要性。

在讲授该案例时,首先通过提问互动和数据方式分析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国内高端影像设备国产占比情况(图1);进而说明高端医疗设备之所以“卡脖子”,是因为它需要多个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与融合,只是通过模仿和“山寨”是行不通的,需要真正源头上的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鼓励学生树立国家意识,继承和发扬大国“工匠”精神,未来致力于研究与重大战略需求中“卡脖子”问题紧密相关的重大理论和核心技术,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1. 2019年我国主要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占比情况(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进一步地,在讲到不同的影像设备的优缺点时,提出尽管临床确诊新冠肺炎感染主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但因CT检查简便快捷,能够早期发现病灶(图2),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筛检病变、评估病灶范围和疗效随访。但是,尽管新冠肺炎患者胸部CT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与其他类型病毒性肺部感染征象仍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此时,从如何设计具有原创性的CT影像新冠检测新方法入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形成中国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服务于民众。

图2. 不同阶段(早期、进展期、峰值期、归转期)新冠肺炎的CT影像表现

案例背景相关的参考资料

[1] http://www.camdi.org/news/7794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81539372109232&wfr=spider&for=pc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529422131513555&wfr=spider&for=pc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50040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