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60学时,分为七章介绍:
第一章 预备知识(6学时)
本章为顺利介绍随机过程的内容,针对本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有教学要求做部分的拓展和加深。
了解
1. 黎曼—斯蒂阶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2.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黎曼—斯蒂阶积分定义,条件数学期望概念及性质;
3. 特征函数概念及性质。
掌握
1. 应用条件数学期望确定随机变量分布、计算相关数字特征的方法;
2. 特征函数的反演公式及唯一性定理,应用特征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分布及计算相关数字特征的方法。
第二章 随机过程基本概念(8学时)
本章通过对随机过程的概要介绍, 使学生对随机过程的理论及应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以利下一步深入的学习。
了解
1. 概率空间概念及随机向量概念;
2. 随机过程的工程及实际背景;
3. 科尔莫哥罗夫随机过程存在定理及其在随机过程理论中的作用;
4. 随机过程有限维特征函数族的概念及其性质。
掌握
1. 随机过程的数学定义, 概率空间概念、样本函数概念及随机过程的二元理解;
2. 随机过程有限维分布函数族的概念及其性质, 确定随机过程分布的各类方法;
3. 随机过程的基本类型及相关结论,具体有二阶矩过程、严(宽)平稳过程、正交过程、马尔科夫过程、独立过程、独立增量过程、独立平稳增量过程。
4.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均值函数、方差函数、协方差函数、相关函数(或相关系数)、互相关函数的概念以及计算数字特征的各类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定义在概率空间上的随机过程概念的理解。难点是如何从有限维随机向量推广到无限维随机变量族, 并形成随机过程的概念理解, 随机过程的二元理解。
作业:完成教材本章所附习题。
第三章 几类重要随机过程(10学时)
了解
1. 正态随机向量的特征函数形式定义, 退化(奇异)正态分布;
2. 正态随机向量的重要性质;
3. 退化(奇异)正态过程的存在性, 对工程与科研应用问题中的影响;
4. 维纳过程的数学模型;
5. 维纳过程的样本函数的几乎处处连续性;
6. 随机点过程的实际存在性以及伴随点过程的计数过程定义;
7. 齐次泊松过程的数学模型;
8. 非齐次泊松过程(自学);
9. 泊松过程概念的推广过程,比如更新计数过程、复合泊松过程等;
10. 泊松过程的叠加与分解以及工程上的应用。
掌握
1. 正态随机向量的线性变换不变性;
2. 正态随机过程的定义,其有限维分布函数族和有限维特征函数族;
3. 正态随机过程的有限维随机向量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 以及计算方法;
4. 维纳过程的数学定义及性质, 对布朗运动(随机游动)的数学描述方法;
5. 维纳过程的增量正态性、独立平稳增量性、零初值性以及维纳过程的非平稳性;
6. 维纳过程的有限维分布, 均值函数与协方差函数;
7. 齐次泊松过程的零初值性、平稳增量性以及随机点发生的稀有性,能对工程中的该类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和描述;
8. 齐次泊松过程的有限维分布以及与一维分布和增量分布的关系,以及该类过程的数字特征和有关事件的概率计算;
9. 齐次泊松过程有关随机变量的分布,比如到达时间间隔、等待时间间隔的分布,到达时间的统计分布, 并掌握用于该类过程的研究方法;
10. 更新计数过程概念及工程应用, 泊松过程与更新计数过程的关系,泊松过程的等价定义;
11. 复合泊松过程的概念及工程应用。
重点和难点:
本章详细介绍工程及科研中常用的三种经典随机过程: 正态过程、维纳过程、泊松过程及泊松过程的推广。正态随机过程的重点为定义及概念理解。维纳过程的重点是概念的理解,难点有对工程实践中随机游动的刻画; 维纳过程的识别判定条件; 对维纳过程的非平稳性及增量平稳性的理解。泊松过程部分的重点是齐次泊松过程、复合泊松过程以及更新计数过程的概念理解及工程应用,其难点是如何应用相关理论对各种泊松过程的进行识别和描述,涉及到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基础较深、计算分析方法较难。
作业 :完成教材本章所附习题。
第四章 均方微积分(12学时)
了解
1. 分布函数列的弱收敛性及连续性定理(levy-Cramer);
2. 随机变量序列的三种收敛性: 依分布收敛、依概率收敛、概率为1收敛(几乎处处收
敛),以及三种收敛性的关系;
3. 二阶矩空间H上的内积、范数、距离概念,距离空间H的完备性;
4. 正态过程的均方微积分,以及其导数过程和积分过程的正态不变性;
5. 随机微分方程概念以及简单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随机微分方程的解过程的均值函数及相关函数计算方法(自学);
6. 伊藤积分定义和性质,伊藤随机微分方程(自学)。
掌握
1. 二阶矩空间的均方极限和均方收敛概念;
2. 均方收敛意义下的完备性定理: 柯西均方收敛准则,线性赋范空间H 的完备性;
3. 均方极限的运算性质,二阶矩过程均方极限的数字特征:均值函数、自相关函
数、方差函数的计算以及均方极限的特征函数计算方法;
4. 二阶矩过程的洛易夫均方收敛准则,均方极限收敛性与其自相关函数收敛性的关系;
5. 随机过程的均方连续概念及均方连续准则, 与其均值函数、方差函数连续性的关系;
6. 随机过程的均方导数定义, 相关函数广义二阶可微概念及过程均方可微准则;
7. 均方导数过程的均方连续性及求导运算法则, 均方导数过程的数字特征:均值
函数、自相关函数、与原过程的互相关函数的计算;
9. 随机过程的黎曼均方定积分定义及均方可积准则,均方定积分性质: 唯一性、线性
性、对区间的可加性以及均方定积分的数字特征及性质;
10. 均方不定积分定义及性质,均方连续与均方可积的关系,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均方
积分过程的数字特征。
重点和难点
本章介绍基于二阶矩过程的均方微积分, 为平稳过程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重点有均方极限、均方连续、均方导数,均方积分概念的理解;洛易夫均方收敛判别定理在均方微积分中的作用和地位;均方连续则、均方可微准则及推论、均方可积准则;自相关函数在均方微积分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难点有洛易夫均方收敛判别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均方可微准则的理解和对实际过程可微性判定;导数过程和积分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计算。
作业 :完成教材本章所附习题。
第五章 平稳随机过程(12学时)
注意:下文中不特别说明的“平稳过程”均指宽平稳过程。
了解
1. 非平稳二阶矩过程的平稳化思想和部分方法;
2. 平稳过程的概念以及其互相关函数性质;
3. 平稳过程的周期性与其自相关函数周期性的关系;
4. 泊松过程与维纳过程的非平稳性,其差分过程的平稳性;
5. 均方遍历过程的均值和自相关函数的估计思想和方法;
6. 谱密度和谱函数的性质及工程应用;
7. 平稳过程的谱分解以及线性系统中的平稳过程(自学)。
掌握
1. 严平稳过程的概念及工程理解;
2. 宽平稳过程的概念及工程理解,两种平稳性的差异及关系,正态过程的严平稳和宽平
稳的等价性;
3. 实(复)平稳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非负性、有界性、复共轭性、非负定性;
4. 平稳过程均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
5. 平稳过程的均方导数过程、均方积分过程的均值函数、相关函数及互相关函数的计
算;
6. 平稳过程的均方可导充要条件, 其均方导数过程的平稳性,与其导数过程的不相关性,
平稳正态过程与其导数过程的独立性;
7. 时间平均和时间自相关函数的概念, 与统计平均和统计相关函数的概念差别;
8. 平稳过程的均方遍历性(各态历经性)概念及工程理解;
9. 均值均方遍历和自相关函数均方遍历的充要条件, 判别工程均方遍历的充分条件;
10. 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功率谱, 谱密度)概念及工程意义;
11. 维纳-辛钦定理: 平稳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的Fourier变换关系,平稳过程
相关函数的谱分解式;
12. 相关函数的谱分解式的数学理解,谱密度和谱函数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
本章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从工程应用和科研角度来看应是该门课程的重点章节。 平稳过程概念的理解和工程应用、平稳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性质和计算、平稳过程均方遍历概念及工程应用理解、平稳过程均值及相关函数均方遍历性的判别、均方微积分理论用于平稳过程产生的特殊性、 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及谱分解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是平稳过程的导数过程、积分过程的相关函数计算;平稳过程相关函数均方遍历性的判别。
作业 :完成教材本章所附习题。
第六章 马尔可夫过程(12学时)
了解
1.按参数集T和状态空间E对马尔科夫过程的分类;
2. 连续参数马尔可夫链及相关理论(自学);
3. 生灭过程概念,理论及其应用(自学);
掌握
1. 理解随机过程的马尔科夫性及工程意义, 马尔科夫过程的有限维分布;
2. 离散参数马氏链的定义,马氏链的转移概率、转移矩阵及切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
3. 齐次马尔可夫链的概念及性质,其n步转移矩阵与一步转移矩阵的幂关系;
4. 齐次马尔可夫链的绝对概率分布,极限分布、平稳分布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5. 齐次马氏链的遍历性概念及遍历性定理,齐次马氏链的平稳性及平稳分布;
6. 齐次马氏链状态转移的特征量:首达概率,最终概率、首达时间、首返概率等;
7. 齐次马氏链状态的类型:常返与非常返、零常返与正常返、周期状态、遍历态以及各种
状态类型的工程意义及判别方法;
8. 齐次马氏链状态空间的分解定理及分解方法,状态分类的应用。
重点难点
本章所设内容是随机过程理论最为丰富的部分, 应用范围广泛。主要介绍基本的离散参数马氏链。重点是齐次马尔可夫链的分布, 状态间的转移概率, 状态的分类, 状态空间的分解及其工程意义。难点有马氏性的理解;平稳性及平稳分布的理解;状态分类类型:常返与非常返、零常返与正常返、周期状态、遍历态的理解;各种状态类型的意义及判别方法;状态空间的分解及其工程意义。
作业 :完成教材本章所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