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

思政目标

思政目标

总体目标: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具体目标:

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达到如下课程思政目标:

(1)思政课程要塑造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塑造科学精神,就是要让学生信仰思想的力量、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完善运用社会科学的行为规范。

(2)思政课程要培养科学思维。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是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把思政原理科学性的回溯性证明作为教学重点。要以科学性作为学深悟透思政原理的基本评判标准。

(3)思政课程要用好科学手段。新时代的大学课堂本身也在向科学化的方向持续改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技术日趋成熟。因此,思政课程要采取更丰富、更多元的教学形式,学生要学会利用高科技学习工具,助力学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