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共40学时,分两个部分:理论环节20学时、临床案例教学环节20学时。
第一部分 理论环节共20学时,分为12章节,均由闫峻峰教授授课。
第一章: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概述(2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1.1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概念的产生与定义、服务的方式;1.2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迫切需求,掌握降低药物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措施;1.3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最大的获益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意义及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组织机构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概念的产生与定义、服务的方式;了解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迫切需求,掌握降低药物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措施;了解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最大的获益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意义及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组织机构
3 本章教学重点: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概念的产生与定义、服务的步骤与方式。
4 本章教学难点: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意义、价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第二章: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核心---药学监护(1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2.1专业实践与药学监护的关系,药学监护实践的起源; 2.2药学监护的实质内容,包括执业理念、患者监护流程及药师执业的语言与专业用语,执业管理体系; 2.3 药学监护与全科实践的关系、作为基层医疗的组成部分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专业实践与药学监护的关系,掌握药学监护实践的起源;掌握药学监护的实质内容,包括执业理念、患者监护流程及药师执业的语言与专业用语,了解执业管理体系;了解药学监护与全科实践的关系、作为基层医疗的组成部分
3 本章教学重点:专业实践与药学监护的关系,药学监护的实质内容。
4 本章教学难点:掌握药学监护的实质内容,包括执业理念、患者监护流程及药师执业的语言与专业用语。
第三章:建立药学监护实践的职业理念(1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3.1职业理念的定义、药学监护实践的执业理念;3.2执业过程中的道德伦理; 3.3药师的职业行为准则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职业理念的定义、药学监护实践的执业理念;熟悉执业过程中的道德伦理;掌握药师的职业行为准则
3 本章教学重点:药学监护实践的执业理念;药师的职业行为准则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将药学监护实践的执业理念与执业实践联系起来。
第四章:药学监护中“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1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4.1 “ 以患者为中心”的定义,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4.2患者的用药体验,熟悉怎样在患者与执业者之间建立契约似的治疗关系; 4.3什么是检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的试金石; 4.4解决患者依从性差的方法。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 以患者为中心”的定义,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患者的用药体验,熟悉怎样在患者与执业者之间建立契约似的治疗关系; 熟悉什么是检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的试金石;掌握解决患者依从性差的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 “ 以患者为中心”的定义;患者的用药体验;评估患者依从性。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患者对患病的认识;获得患者的用药体验;如何通过药物治疗管理解决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
第五章:药物治疗问题(2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5.1药物治疗问题的定义、构成、种类和常见原因(1.5学时); 5.2如何陈述药物治疗问题、如何排列优先解决药物治疗问题的顺序、如何记录药物治疗问题、如何处理不存在药物治疗问题的患者(0.5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药物治疗问题的定义、构成、种类和常见原因;了解药物如何陈述药物治疗问题、如何排列优先解决药物治疗问题的顺序、如何记录药物治疗问题、如何处理不存在药物治疗问题的患者。
3 本章教学重点:药物治疗问题的定义、构成、种类和常见原因。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评估、陈述和处理药物治疗问题。
第六章:患者药物治疗的评估(2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6.1患者药物治疗评估的目的、具体工作与责任(监护标准1:如何采集个体患者的信息);6.2如何与患者面谈、沟通;(1学时) 6.3药物治疗评估工作(监护标准2:记录评估情况; 6.4药物治疗问题的确认。(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患者药物治疗评估的目的、具体工作与责任(监护标准1:如何采集个体患者的信息);掌握如何与患者面谈、沟通;掌握药物治疗评估工作(监护标准2:,熟悉记录评估情况;熟悉药物治疗问题的确认
3 本章教学重点:患者药物治疗评估的目的、具体工作与责任(监护标准1:如何采集个体患者的信息);如何与患者面谈、沟通;掌握药物治疗评估工作(监护标准2;记录评估情况;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评估患者的用药需求,确认药物治疗疗效与药物治疗问题。
第七章:怎样拟定和执行患者监护计划(2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7.1拟定和执行患者监护计划的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 7.2 掌握拟定药物治疗的目标;(1学时) 7.3怎样实施药学干预、疗效随访与评估的时间表和实施计划,了解如何记录患者监护计划的实施情况(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 熟悉拟定和执行患者监护计划的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掌握拟定药物治疗的目标;掌握怎样实施药学干预、疗效随访与评估的时间表和实施计划,了解如何记录患者监护计划的实施情况
3 本章教学重点:拟定和执行患者监护计划的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拟定药物治疗的目标;怎样实施药学干预、疗效随访与评估的时间表和实施计划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拟定药物治疗的目标;怎样实施药学干预、疗效随访与评估的时间表和实施计划的制定
第八章:患者用药疗效的随访评估(2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8.1随访评估的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责任; 8.2如何评估药物治疗有效性、安全性(1学时)及如何确定临床的结局状态; 8.3新出现的药物治疗问题的评估、评估表的制订、评估内容的记录(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随访评估的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责任;掌握如何评估药物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如何确定临床的结局状态;了解新出现的药物治疗问题的评估、评估表的制订、评估内容的记录
3 本章教学重点:随访评估的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责任;如何评估药物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如何确定临床的结局状态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评估药物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如何确定临床的结局状态
第九章:药学监护的执业记录(2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9.1患者的电子药历相关内容及个体化监护计划;(1学时) 9.2与医师互动报告及执业管理报告的写作、药物治疗管理软件系统、医疗信息系统应用,药学监护记录的指导说明。(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患者的电子药历相关内容及个体化监护计划;了解与医师互动报告及执业管理报告的写作、药物治疗管理软件系统、医疗信息系统应用,熟悉药学监护记录的指导说明。
3 本章教学重点:患者的电子药历相关内容及个体化监护计划;与医师互动报告及执业管理报告的写作。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填写患者的个体化监护记录
第十章: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应具备的知识与临床技能(3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10.1药师执业中需要具备的知识(1学时)及临床技能(1学时); 10.2沟通技能; 10.3如何写作患者的病例报告,其写作中遇见的常见问题(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药师执业中需要具备的知识及临床技能;掌握沟通技能;掌握如何写作患者的病例报告,了解其写作中遇见的常见问题。
3 本章教学重点:药师执业中需要具备的知识及临床技能;掌握沟通技能;如何写作患者的病例报告。
4 本章教学难点:掌握临床沟通技能;如何书写患者的病例报告。
第十一章:药物治疗管理执行体系的建立(1学时)
1 本章教学内容:11.1药师执业管理体系、怎样建立成功实践的执业模式; 11.2 服务报酬的实现;11.3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如何启动项目及专业人员的满意度的内涵
2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药师执业管理体系、怎样建立成功实践的执业模式;熟悉服务报酬的实现;了解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如何启动项目及专业人员的满意度的内涵。
3 本章教学重点:服务报酬的实现。
4 本章教学难点:如何评估服务报酬
第十二章:全球视角及药学监护的执业规范(自学)
1 本章教学内容:全球视角及药学监护的执业规范。
2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全球视角、熟悉药学监护的执业规范。
3 本章教学重点:药学监护的执业规范
4 本章教学难点:药师执业的监护标准
第二部分 临床案例教学环节,共20学时,由闫峻峰教授带领2-3名临床药师完成。
实践教学部分创新性的开展了基于PBL、TBL教学法的临床药学标准化病人(SP)课程实践案例教学模式,其教学特色在于教学团队根据临床案例编写案例教学实践环节的教材,独创“四步教学法”,以临床药师扮演SP病人,提供给学生药学监护的实践环节,进行个体化教学。教师进行药学实践监护的模拟课堂,请肾脏、消化、心血管等专业的临床药师扮演标准化病人,每个同学要完成一个完整的药学监护实践的病例,实践部分每次4个学时,共5次课。
1. 药学问诊实践和患者评估准备(4学时)
1.1课前预习:学生课前预习指南、准备患者沟通内容
1.2课堂教师讲解:将学生总共分为2-3个组,并将每个组的学生对应一名临床药师,教师向学生讲解本次实践课程的流程,方法,注意事项。(0.5学时)
1.3课堂问诊环节:每1-2个学生为1组,向临床药师模拟的标准化病人采集个人信息,评估患者用药相关需求(1.5学时)
1.5课堂讨论环节:针对模拟的病人每位学生提出药物疗效与药物治疗问题(1.5学时)
1.6课堂点评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本次实践中的问诊,对药物治疗问题的发现,以及讨论药物治疗问题等环节进行点评(0.5学时)
1.7课后作业及小组讨论:学生填写患者基本信息、药物治疗问题分析表格并在规定时间交老师;制作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药物治疗问题的PPT
2. 药物治疗评估的实践(4学时)
2.1课堂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本次实践课程的流程,方法,注意事项。(0.5学时)
2.2 个人、小组汇报:每1-2个学生为1组,根据上一次课的评估,自行设计,向临床药师模拟的标准化病人汇报采集的患者疾病信息和药物治疗信息。(1.5学时)
2.3 讨论环节:针对模拟的病人每位学生提出需设立哪些监护计划目标,药师需要进行哪些干预,应如何安排患者的随访等。(1.5学时)
2.4 点评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本次实践中的汇报环节,讨论环节进行点评,并布置学生课后完成监护计划的作业。(0.5学时)
2.5 课后作业及小组讨论:学生制定个人监护计划并在规定时间交老师;小组集体讨论制定标准患者的监护计划,并制作PPT
3.监护计划的实践(4学时)
3.1课堂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本次实践课程的流程,方法,注意事项。(0.5学时)
3.2 个人、小组汇报:每1-2个学生为1组,根据上一次课拟定的监护计划,每名同学汇报自己制定的监护计划及原因。(1.5学时)
3.3 讨论环节:每位学生针对模拟的病人提出的监护计划目标,药师需要进行哪些干预,应如何安排患者的随访等。(1.5学时)
3.4 点评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本次实践中的汇报环节,讨论环节进行点评,并布置学生课后完成监护计划的作业。(0.5学时)
3.5 课后作业及小组讨论:做随访评估准备,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复习。
4. 随访评估的实践(4学时)
4.1课堂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本次实践课程的流程,方法,注意事项。(0.5学时)
4.2 问诊环节:学生进行随访评估问诊,每1-2个学生为1组,对临床药师模拟的标准化病人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随访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等(1.5学时)
4.3 讨论环节:针对模拟病人每位学生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1.5学时)
4.4 点评环节:教师对学生本次实践中的问诊环节,讨论环节进行点评,并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随访评估的记录。(0.5小时)
4.5课后作业及小组讨论:个人评估是否有新的药物治疗问题并制定新的监护计划,制定随访计划,撰写总结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交带教老师。小组讨论并制作制定新的监护计划和随访计划;撰写药学监护实践的病例报告并制作汇报PPT。
5. 病例报告的临床实践(4学时)
5.1 教师讲解本次实践课程的流程,方法,注意事项。(0.5学时)
5.2 病例报告环节:学生向老师进行患者的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中应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相关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问题的确认,监护计划,随访评估等(3学时)
5.3点评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本次实践中的问诊环节,病例报告环节进行点评,并再次强调药学监护实践各环节的注意事项。(0.5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