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

建设思路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属于社会学科范畴,是国内大多数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和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和学习,培养治素质过硬,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及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展教育管理研究,为从事公共管理、教育行政或教育财政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培养“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教学内容:

当代教学内容和环节再也不是让研究生待在“象牙塔”中埋头苦学。研究生在面对教学内容和环节事实上是一个被接受者,因此课程思政”内容和环节的建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是对主体和责任的宣告。

该教学内容首先要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进行说明,意义的重要性要提升到宏观高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教育经济管理与国家的相关性。其次要发挥学生查找资料与自我学习能力的考察,让研究生对教育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内涵有清晰的了解,并让学生充分论述教育的基本问题,包括该学科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同时要学生了解教育经济与管理重大理论问题,主要包括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现代教育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特征和趋势,市场经济与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最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必须让研究生能够掌握教育的需求供给管理、教育成本管理、教育投资管理、教育收益管理、教师管理和教育产业管理,并坚持结合思政教育达到学科与政治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教育工作者。

教学方式:

顾名思义“课程思政”则教学方法应该紧靠“思政两字”,面对当下的“95后”研究生传统的背书式教学方式早已落后切被“95后”研究生嗤之以鼻。因此“思政”教育方式如若没有新颖以及符合当下年轻一代新的教学方式,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

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价值引领”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其他专业课程则只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产生“两张皮”现象、各门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合力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针对这一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强调所有的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

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也有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每日“三省吾课”:知识传授明晰否,能力提升落实否,育德功能实现否。在反思中改进,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应然成为明天的实然,才能成为“95后”研究生真正喜欢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举措:

教学方法乃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课堂,而顶层设计的关键人物就是教师,其参与其中的必然是学生为主体。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研究性的大学,教学方法必须在研究型教学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和积极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把握教学对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兼顾教学内容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努力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学生需求,把握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了解学生是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为了解学生需求、把握学生特点,课程组进行了课前调研。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组的课前调研活动,安排在第四学期上课前的寒假中进行。

(2)把握学生需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一对多”讲授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交流,促进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大班教学,主要满足的是学生的共性需求;学生的个性需求还应该通过课外来满足。很多教师通过课间聊天、课后交谈、办公室面谈等方式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使学生掌握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在促进师生之间学术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

(3)根据网络时代的学生特点,实行网下与网上两个课堂相结合。

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学堂、电子邮件、手机飞信、人人网、博客或微博、QQ或MSN与学生进行跨时空的交流。网上交流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能够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4)鼓励学生写作,尊重学生劳动,将学生作业择优结集出版。

将学生作业择优结集出版,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智慧转化为社会效益,还可以激励后来的学生认真学习。  

(5)定期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不断完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每年召开教学研讨会,每月举办一次“教学论坛”或“学术沙龙”,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学效果突出的名教师为青年教师示范指导,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很快进步。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成绩,一直高于全校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