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

学生感悟

翻译类论文写作课程感悟

2019级MTI 蒋娟

翻译类论文写作是MTI学生的必选课程,开设在研二上学期,结束后,我们正好能从容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论文开题。课程虽然只有32课时,但大家都收获满满,非常感谢老师在课程设置上花费的心血!

Introduction:面面俱到

翻译类论文主要包括实践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三种形式,其中翻译项目实践报告是最常见的形式,因此廖老师在课程中侧重对翻译项目实践报告写作进行了系统介绍与讲解。老师根据论文的框架构思将翻译项目实践报告分为三种类型:“对象-翻译原则型”、“问题-解决办法型”与“原文本-翻译理论型”,可供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虽然各类型的写作思路有所区分,但是内容的板块性都非常强,主要包括八大板块:摘要、目录、翻译任务简介、翻译过程描述、原文本分析、理论基础、案例分析、结论,各大板块的组合与顺序可以根据不同的实践报告类型进行弹性调整。论文写作的若干规范也不容忽视:写作流程紧跟时间节点;板块详略得当、相互照应;章节引入不可或缺;参考文献级别高、维度广、相关性强;遣词造句符合学术规范、避免重复累赘等。此外,做好电子档读书笔记也能够加快论文成型,巧哉巧哉。

Internalization:层层深入

在翻译原文本素材的选择上,老师也尽量囊括了政经类、旅游类、科技类、法律类等所有常见的实用文本类型。科技类文本尤其丰富多样,比如服务指南、模拟器操作手册、设备维护保养服务协议等,与电子科技大学的理工科背景紧密相关,让同学们借助平台优势充分得到专业锻炼。同时,老师将各大板块的参考范例正反面结合,其来源不仅限于同校前辈,还包括四川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各大名校前辈们的成果。正是通过这样广泛的借鉴,同学们才能实现精准避雷,有针对性地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最后的模拟开题答辩成为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前的完美过渡,大家将此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再运用到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构思大纲,列出目录,附上参考文献,最后基于同学们和老师给出的修改建议继续完善,善哉善哉。

Interaction:环环相扣

每讲解完一个板块,老师就会让同学们课下进行操练,并在课堂上一一检查,对同学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耐心的讲解,比如原文本特征分析板块不仅包含文类特征,更要凸显具体文本特征,具体的文本特征一定要与提取的案例一一对应,无法与案例对应的特征则可省略不提,使论文前后联系紧密,以免显得松散多余。除了个人任务之外,老师还同时分配了小组任务,每两个同学成为一组,共同进行项目翻译、报告撰写和课堂汇报,同学们不仅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在答辩中和全班同学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通过班级点评和教师点评获得更全面的建议。在这种三重互动反馈模式的引导下,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操练、一边改进,循环往复,一步步夯实写作基础,妙哉妙哉。

接下来,希望我们不辜负老师的谆谆教导,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让论文写作水平节节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