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有机地将真空科学与真空技术,薄膜物理与薄膜制备技术相结合,还将通过讲授典型电子薄膜材料作为重要的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应用对于薄膜性能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薄膜物理和化学的理论知识来设计薄膜结构并优化薄膜制备工艺。
2、紧扣课程规律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薄膜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总结出了“薄膜工艺—结构—性能—服役表现”闭环的研究方法,即"Processing, Property, Performance"+"Structure",本课程在薄膜材料部分将重点强化这一行之有效的思考和研究方法。
3、丰富的案例
包括(1)人工导体薄膜—GMR纳米线;(2)纳米复合磁电薄膜;(3)微波电阻薄膜—钽电解电容;(4)铁电存储器;(5)低介电互联线绝缘层;(6)超导线缆等。这些案例力图打破单一案例、碎片化知识点的局限,力图贯穿教学内容,贴近前沿,激发兴趣,举一反三。
4、艺术与思辨
蔡元培先生说过“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前高通主席Jacob先生说过“未来的产业领袖如果只是会专业技术已经不足以应对创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在跨学科团队工作,如何快速迭代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如何把技术与艺术融合起来,如何理解国际市场不同的需求”。本课程鼓励学生以艺术的眼光观察薄膜的结构,并从正反两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审视不同工艺对结构、性能和服役表现带来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