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

思政案例

《新媒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一:《新媒体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传播学批判学派

(一)教学内容

1.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派中代表理论“受众商品论”在新媒体环境下有哪些新的延申?

2.其延伸“数字劳工”有哪些形式?

3.“数字劳工”未来研究趋势如何?

(二)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明晰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2.使同学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的看待刷短视频及微博的行为,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行为思考之中;

(三)教学思路

1.案例引入:

当你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动态发布与观看的时候,当你在刷抖音、刷微博、刷小红书等等,乐此不疲的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UGC生产的你,觉得自己在休闲还是在劳动呢?

看似你是内容的生产者,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资本的无偿劳动力,就算你没有生产内容,网页浏览浏览记录也是你“劳动”的证明。

2.课堂讲授

(1)数字劳工的概念

数字劳工这一概念起源于达拉斯·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源自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非物质劳工概念,关注以互联网用户为代表的生产性消费劳动者。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思想源流的“受众商品论”给予了我们一个看待问题的新视角。该理论由达拉斯·斯麦兹提出,其认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时间都是劳动时间,受众通过观看、投入注意力、生产内容等劳动,从先前的“受众”成为“受众商品”。进入互联网时代,“受众商品”的概念被与时俱进发展为“数字劳工”。

(2)数字劳工与马克思主义

数字劳工这一理论可以溯源到“非物质劳动”及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福克斯在其《数字劳动与马克思》(DigitalLabor and Karl Marx)这本书中,对数字劳工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数字劳工是电子媒介生存,使用以及应用这样集体劳动力中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一个确定的职业,他们服务的产业定义了他们,在这个产业中,他们受资本的剥削。”

回溯到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对数字劳动进行分析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构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唯物主义方法探索,分析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的批判继承。

马克思所讨论“劳动”这一概念是科学且深刻的,其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即考虑了一般特性的劳动,又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劳动会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当今的数字劳动外在形式有所改变,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是研究客观世界的光辉典范,让我们得以从更广阔的视角对数字劳动进行批判性研究。

(2)数字劳工的三种方式

数字资本主义剥削“数字劳工”有三种方式:首先是强迫性,即随着日常交流与社会关系的网络化与数字化,人们不得不使用互联网;其次是异化,互联网公司而非用户自身占有平台,并从中获取利润;再次是产消者被双重商品化:使用者本身是一种商品,使用者所生产的信息也是一种商品。

其中,受众劳动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方面是信息“生产者”,创作信息内容;另一方面,是作为媒介“消费者”,生产用户数据。“网络用户与大众媒介受众明显的差异在于前者是内容生产者,投入创造性活动、传播过程、社区建造与内容生产。”以典型的“生产型消费者”——饭圈的粉丝群体为例,在这个相对闭环的“想象的共同体”里,粉丝通过建立饭圈、建设饭圈、打造偶像,获得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他们主动选择自己的偶像,并积极习得饭圈文化、群体规则,通过文本生产、话题制造、活动组织、投票选择等形式将“饭圈”作为一个生产明星与消费明星一体化的阵地,他们的时间、金钱、注意力、创造力以及用户习惯、使用数据在被资本控制的同时又被进行着复次售卖。

(3)数字劳工的延申概念

尤里安·库克里奇(Julian Kücklich)敏锐地观察到在游戏爱好者身上,生产和消费、工作和闲暇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进而提出了“玩工”(Playbour)的概念,指出“他们‘玩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游戏里,沉迷的同时,不知不觉免费为游戏商吸引了更多用户,创造了更多内容,改善了更多服务”。

(4)数字劳工未来研究趋势

数字劳工领域确实存在许多剥削现象需要我们加以批判分析,但是,在中国语境下,数宇劳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建构或许也需要成为未来研究的另一趋势。

具体到中国语境而言,单一的剥削理论框架似乎无法解释当下如火如荼的数学工作:义乌经济新模式下的“网红直播第一村”的打造;“人人是主播”的东北新经济支柱”的出现;新冠疫情期间为“电商助农”运送偏远山区滞销农产品的快递小哥;电子竞技成为年轻一代新的职业选择等等。剥削框架下的批判性研究对探讨这些数字劳工的劳动过程与能动性构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些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构建产生的社会文化效益也不可被忽视。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与扶贫政策结合以后带来的是贫困地区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现象,显示出中国语境下数字劳工问题的复杂性。

中国的数字劳工研究需要跳脱西方既有的以剥削框架为主的理论引导,结合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成果,及复杂的内在经济、政策、文化动态,丰富现有数字劳工研究。

3.课堂讨论

为了使得同学能更好的将教学内容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引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本堂课还设置了话题讨论。通过提出“你认为在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可以被算作是数字劳工?”这一问题,引导同学们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4.课后作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国外前沿期刊中和“数字劳工”相关的前沿论文进行阅读总结。总结该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假设和研究结论,同时思考论文中的相关内容可否放置与中国的语境下去进行研究。制作PPT,课后与其余同学进行交流。通过本次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更好的将课程内容进行巩固吸收。

案例二:《新媒体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县级融媒体建设

(一) 教学内容:

1.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问题

2.县级融媒体建设的路径

(二)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小组任务开展

(三)教学思路:

(1)导入环节: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了发展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媒体步入深度融合“深水区”的必然要求。   

(2)讲授新课

主要讲授四川地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四川省的实地调研,发现当下四川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存在新闻生产过程缺乏联动、舆论引导不到位、建设资金缺口大造血能力不足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阻碍。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当地县级党委政府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帮手,其核心功能是舆论引导和公共服务,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县域内各个部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但是当下我国层级化、部门化的科层行政壁垒阻碍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因此无法将基层社会治理推向更深入的层面。此外,融媒体中心人才匮乏以及自身媒体传播观念落后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的一大掣肘。

(3)讨论环节

为了深化教学内容,加强价值引领,本堂课还设置了话题讨论。县级融媒体建设是国家为了打通基层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而提出的,目前各地的县级融媒体建设如火如荼,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发挥好融媒体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如何建设县级融媒体?如何提高基层人民的媒介素养?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有所涉猎的话题进行讨论。通过以上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融入到社会基层建设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讨论完毕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并向同学们讲解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遵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强大根基,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辉煌成绩的宝贵经验。

(4)总结升华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样引发全球国际传播格局不断变革。针对媒体传播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早在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总书记就提出了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

作为基层网络传播的重要载体,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依托。然而,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影响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具体表现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缺乏吸引力,融媒体产品的原创性、即时性、互动性不够,在政务和服务功能上缺乏便民化设计,服务群众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内容偏少、报道方式陈旧、表现手法单一等。解决县级融媒体中心影响力不强的问题,要坚持将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贯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过程和各环节。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群众使用新媒体的习惯,努力推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不断增强群众认同度、信任度、喜爱度,切实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产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健全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更好满足群众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让群众真正用起来、用得好、离不开。

案例三:《新媒体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新媒体与媒介伦理

(一)教学内容:

1、关于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研究

2、关于新媒体伦理教育的探讨

(二)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三)教学思路:

(1)导入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是亿万民众共同精神家园,网络空间风清气正、生态良好,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良好生态,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时代课题。面对新形势,实现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的文明环境,就要凝聚价值共识,培植网络文化,践行崇德向善,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空间。

随着网络媒体与媒体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普通民众、机器人都参与到新闻的生产、加工与传播的过程中,UGC、MGC等新闻生产方式创新层出不穷,新闻实践的主体不断泛化多元。与此同时,新闻的边界也由于生产主体的泛化而不断模糊,这意味着责任主体的进一步泛化,由于某些责任主体缺乏媒介素养,一些不实、恶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影响恶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是当今社会最为日常化、功能最强大的信息集散地,既可能成为正能量的“扩音器”,也可能成为负舆论的“发酵池”。对网络舆论阵地,正确的声音不去占领,错误的声音就会蔓延。营造芝兰在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升责任主体的媒介素养、加强新媒体伦理教育迫在眉睫。

(2)新课讲授

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新闻伦理研究的新领域,网民媒体素养和约束规范成为主要问题。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确实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但其可能的撕裂作用值得引起重视,需要强调网络理性和媒介素养。自媒体用户在行使表达权时要充分尊重并避免侵害每位公民的权利,自媒体用户的信息传播行为应当受到伦理约束,提升自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近年来,由于短视频呈现方式直观化、承载信息丰富化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受众的青睐。但随着短视频的不断发展,以“博眼球、获流量”为竞争手段的内容层出不穷,并且不断挑战道德甚至是法律的底线,短视频行业的规范、短视频用户的媒介素养亟待加强。而针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乱象与谣言现状的治理,更是关乎到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于此,对于新媒体伦理教育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全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多元文化发展新载体。面对海量信息和各种社会思潮的网络冲击,要坚定政治立场,坚守道德底线,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立场,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多元文化中,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3)讨论环节

为了使得同学能更好的将教学内容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本堂课还设置了讨论环节。学生分享自媒体、社交媒体以及短视频等领域用户媒介失范的案例,帮助学生以较为理性的思维活动形式来进行信息的分辨,让学生在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三观和价值意识,将祖国道德的建设放在首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的发展原则。

(4)总结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谈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

新媒体时代,网络是亿万民众共同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要提高各方责任主体的媒介素养,加强新媒体伦理相关教育,让互联网在法制轨道上健康运行。此外,网络空间风清气正、生态良好,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良好生态,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时代课题。面对新形势,实现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的文明环境,就要凝聚价值共识,培植网络文化,践行崇德向善,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