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556004《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医学院药学和护理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深入学习该门课程前先了解各系统解剖生理、疾病分类;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所有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必须在掌握各常见疾病治疗药物作用与作用机制基础上;药学专业同学重点掌握药物的药效学以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与具体药物治疗方法,护理专业同学需重点掌握药物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法和给药时间等;根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药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具备面对作用相似的同类药物和临床表现相似的同类疾病,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等科学思维方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治疗和护理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协助临床医师把好合理用药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同时也为他们正确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4学时)(李刚)
1 本章教学内容:(1)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1学时),(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鉴别和处理(1学时)。(3)药物相互作用(1学时),(4)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熟悉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掌握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鉴别和处理,掌握特殊人群用药原则;药学专业学生重点要求理解哺乳期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小儿剂量计算,掌握孕妇、小儿和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熟悉致畸药的概念与常见致畸药物,小儿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护理专业学生要求重点掌握特殊人群用药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等,了解孕妇、小儿和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了解致畸药的概念与常见致畸药物。
3 本章教学重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鉴别及处理;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 本章教学难点:各种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对药物代写的影响、目前FDA妊娠用药的准确分类及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原则与过程(2学时)(龙恩武)
1 本章教学内容:(1)药物治疗的必要性(0.25学时),(2)药物治疗的有效性(0.25学时),(3)药物治疗的安全性(0.3学时),(4)药物治疗的经济性(0.2学时),(5)药物治疗的规范性(0.5学时),(6)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0.5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理解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步骤,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了解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步骤,掌握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和药物治疗的规范性。
3 本章教学重点: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和药物治疗的规范性。
4 本章教学难点:药物经济性的内涵和意义。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临床药理学基础(4学时)(陈岷)
1 本章教学内容:(1)药动学基础(1学时),(2)药效学基础(1学时),(3)静脉输液治疗的药理学(2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药动学和药效学有关基本概念,掌握常用药动学相关参数,掌握药物作用的特点和机制,能熟练进行基于药动学或药效学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3 本章教学重点:药动学常用参数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及机制。
4 本章教学难点:基于药动学或药效学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第四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8学时)(李刚)
1 本章教学内容:(1)高血压病(2学时),(2)心绞痛和心肌梗死(2学时),(3)心力衰竭(1学时),(4)心律失常(1学时),(5)血脂异常(2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理解心血管系统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和选药原则,相关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了解心血管系统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药物的治疗方案和给药方式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和选药原则。
4 本章教学难点:高血压的个体化阶梯治疗,各类心律失常的评价和选药。
第五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4学时)(龙恩武)
1 本章教学内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1学时),(2)支气管哮喘(1学时),(3)慢性肺阻塞性肺病(1学时),(4)肺结核(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熟悉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和选药原则。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熟悉呼吸系统常见药物的治疗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的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
4 本章教学难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第六章: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4学时)(李刚)
1 本章教学内容:(1)消化性溃疡(2学时),(2)炎症性肠炎(1学时),(3)胃食管反流病(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理解消化性溃疡病、炎症性肠炎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掌握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了解消化性溃疡病、炎性肠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
4 本章教学难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的作用机理及选用。
第七章: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4学时)(李刚)
1 本章教学内容:(1)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1学时),(2)癫痫(1学时),(3)帕金森病(1学时),(4)老年痴呆症(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理解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掌握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护理专业学生要求了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解癫痫、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掌握神经系统常见药物的用药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癫痫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4 本章教学难点:治疗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理及选用。
第八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用药(6学时)(龙恩武)
1 本章教学内容:(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学时),(2)糖尿病(3学时),(3)骨质疏松症(1学时),(4)痛风(1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症以及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掌握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I型、II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症以及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熟悉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I型、II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掌握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给药方式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分型、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
4本章教学难点:I、II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第九章:儿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3学时)(陈岷)
1 本章教学内容:(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学时),(2)新生儿溶血病(1学时),(3)新生儿出血症(0.5学时),(4)川崎病(0.5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小儿的生理特点,理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出血症、川崎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掌握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护理专业学生要求了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出血症、川崎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药物的机理与分类,掌握儿科常见药物的用药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出血症、川崎病的选药。
4 本章教学难点:小儿药物的选择。
第十章: 常见肿瘤的药物治疗(13学时)(陈岷)
1 本章教学内容:抗肿瘤药物总论(2学时),肿瘤药物不良反应(2学时),肺癌治疗(4学时),肿瘤药物血液毒性(1学时),肾毒性(1学时),心脏毒性和肺毒性(1学时),癌痛治疗(2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药学专业要求学生理解上述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常见肿瘤的治疗原则和选药原则,相关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了解上述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常见肿瘤药物的治疗方案和给药方式方法。
3 本章教学重点:肺癌治疗原则。抗肿瘤药物不同类别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4 本章教学难点:肺癌不同分期下的药物选择。
第十一章: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8学时)(龙恩武)
1 本章教学内容:(1)感染性疾病的概念(0.5学时),(2)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1学时),(3)临床表现(0.5学时),(4)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学时),(5)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特点(2学时),(6)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2学时),(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0.5学时),(8)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临床意义(0.5学时)。
2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的原理、意义及适用范围,掌握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3 本章教学重点: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和治疗;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4 本章教学难点: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药物敏感性实验的原理、意义及适用范围。
三、教学方式
1、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材料、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讨论。
2、根据需要选择内分泌、心血管、抗菌药物、肿瘤4个专业多个典型案例进行讨论,评价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根据患者情况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的考核比例为:
(1)过程考核占30%,包括:
考勤:10%,课堂互动:20%。
(2)期末考核占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三版),姜远英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月
[2]《临床药物治疗学》,廖端芳,姚继红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参考教材:
[1]《药物治疗病案手册》(第七版) .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案,[美]施明格汉姆,[美]科勒 著.高钧,周宁,杜冠华 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3月
[2]《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呼吸科分册》,童荣生,刘跃建,杨勇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4月
[3]《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心血管疾病分册》,童荣生,李刚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4]《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肿瘤分册》,童荣生,李刚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