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新梳理。改变按照传统教科书的目录体系进行授课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排次,按照农村土地制度政策、城市土地制度与政策、城乡融合发展土地制度与政策三大内容体系,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形成新的授课架构和授课体系;第二,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重新设计。将“课堂思政”等贯穿其中,促使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加向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靠拢、更加向学生为主体靠拢,充分发挥教学的“思政”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学结果的导向性指标,因此,《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将加大平时表现的成绩份额(40%),加大平时成绩拿分的难度(包含课堂作业、课程PPT汇报、交流讨论活跃度等),同时对平时成绩的核算加入“思政”因素,师生间通过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另外,期末考核的难度与开放度将极大提升,不会按照记忆的方式进行考试,而是注重考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批判创新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大政方针政策的把握领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