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示范思政课”申报

建设历史

综观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所走的路,困难重重,但我们精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信念不变,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恒心不变,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又与时俱进地强化课程实效性的做法不变。在一批老专家、老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课程的四次改革。

首先进行的是课程体系改革,并使得改革内容成为我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的重要内容。

第二次是内容的改革,在省教委的支持下,参加了以重新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龙头的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试点(全省3所高校参加),该课程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后在这个基础上,哲学教案在四川省教育厅“两课”优秀教案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

第三次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以电子课件为龙头,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第一次“两课”多媒体教学演示交流会。这些改革为贯彻中央05方案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是基于“问题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共享式专题教学。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结合新时代背景,采用以问题为抓手,以共享为方式,以增强理论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为落脚点,以专题教学为依托。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问题,我们设计了八个专题,即1为什么是马克思?——走近马克思主义、2何谓世界本源?——宇宙之基、3事物如何存在?——世界之状、4我们怎么知道?——认识之本、5我们可以做什么?——历史之源、6何谓资本主义?——资本之谜(上)、7何谓资本主义?——资本之谜(下)、8新世界如何可能?——自由之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教学中注重搭建问题之间的逻辑通道,打通各个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更好体现出来。

在这个周期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师有2人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择优资助计划,3人次在校、省以上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奖励,并发表了10多篇教研论文,获得省级以上多个教研项目立项,教研室教师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四川省第七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