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组织管理目标:组织管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坚决依章办事,健全团队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与实施管理细则,实现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注重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将过程考核与效果考核紧密结合,制定并实施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细则,确保组织管理长效化。
2. 教育教学目标:占领主渠道,探索新方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听讲率为牵引,加强集体备课力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依据每门课程要求,吃透大纲,突出专题教学,推进案例解析,拓展大班教学小班研讨,实施教学“三精”计划(精品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堂),推进教学效果“两追踪”计划(结课后满意度调查、毕业后受益度调查)并建立相应数据库,探索并提炼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崭新方式,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全面转化。二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夯实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拓宽“立人微教”在线课程教育教学公众平台;完善已有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建设;新增1-3门省级以上思政金课或示范课。三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以全面提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借助第二课堂和在线教育实施配套选修课程群。四是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
3. 学科建设目标:建强目前学科,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的“三化”
一是实施“聚焦”工程。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深入研究并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研究水平,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链;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倾力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并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与智库。二是实施“引智”工程。聘请一批省内外高知名度、高影响力的学者专家做协议教授、客座教授,造就团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物和知名学者,提升团队的影响力。三是制定并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的“三化”方案。着力推进学科研究成果孵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材料,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4. 社会服务目标:贴近实际,服务地方
一是积极承担地方政府委托的项目,打造高端智库,为地方政府提供研究、咨询服务。二是发挥优势,成立专家顾问团,主动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任务和干部培训任务。三是鼓励团队成员走进社区,以挂职、兼职方式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做好基层治理和社会管理工作。
5. 党建思政目标:凝神聚力,建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
一是完善团队的党会议制度,严格实施“一岗双责”,推进廉政建设;二是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管理、严肃纪律;三是推进“党员示范岗”制度;四是健全团队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机制。
6. 特色项目目标:探索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社会实践方式
探索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社会实践教学体系。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难度大、安全不可控等传统问题,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仿真性实践实训的崭新网络社会实践方式,将网络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研制相应的软件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