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申报

首页

电子科技大学在1956年建校之初就建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2009年4月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团队源自学院从1992年起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构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和教学团队,所授课程先后成为2003年四川省精品课程、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6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四川省示范思政课程,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1992年率先开始“两课”改革,构建了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的“两课”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编写了系列教材,改革成果《高举改革旗帜,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获得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8年初在西部高校率先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重点转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的“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成为中国高校十大红色网站之一。课程首席教师管文虎和邓淑华担任四川省《邓小平理论概论》统编教材的主编,我校成为四川省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改革成果“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实现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头脑”在2001年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教学团队率先在全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的改革实验,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进行了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综合起来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试点,编写出版改革实验教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此后,在进一步大胆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系统方案和探索创新中,成果“与时俱进 创新教学 有效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三进’”获得学校200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强化三结合推进立体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国家2005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以来,课程团队探索“三个深度融合”,即通过“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在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6+3”教学新模式——由“深掘、引新、激思、实践、评叙、艺演”等六项举措构成的“层层递进、有机统一”的教学方法新体系。

2012年至今,团队联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重点建设和强化“两大能力”,深化问题教学设计,探索以团队建设引领的混合式教学与巡回专题教学。一方面,课程团队致力于增强教师理论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夯牢思政课课堂主阵地,构建以课堂阵地为核心的思政课育人体系。另一方面,课程团队致力于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开拓思政课实践育人新局面。

课程团队注重“铸魂育人,树德立人”,聚焦人才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团队能力,扩大示范影响,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辐射作用。团队教师坚持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的深化改革,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教育渠道的立体化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与实践方式,项目丰富,成果显著,形成了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一流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