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维昊:教授、博导。2000-200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2012年于丹麦奥尔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近年来,曾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和核心成员承担和完成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丹麦国家战略研究基金、欧盟地平线2020 战略规划基金、中丹可再生能源合作基金等资助的纵向课题15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34次,h-index为25(Google 学术数据),获IEEE会议最佳论文2次。

李坚: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电力公司项目20余项。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在内的电力系统领域主流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著作撰写2本,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30件,其中美国专利1件。

张真源:副研究员,四川省特聘专家。2015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电力系统安全、电力市场、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方向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7025)、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GZ0163)、四川省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2017GFW0082)等多项。先后参与多项IEEE、美国能源部(DOE)的科研工作,多次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技术交流活动,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10余篇,获美国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制定IEEE标准1部。

井实: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测量与控制、智能变电站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主持了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四川电网科技项目(基于信息驱动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四川电网科技项目(电子式互感器动态响应测试方法研究及测试系统研制)等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余篇,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杜月芳:博士,讲师。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6年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中的用户侧需求响应,考虑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智能电网和考虑不确定变量的优化问题的求解。参与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项目(计及分布式能源的多层级电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等多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

陈哲: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于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获得电力及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2起在丹麦奥尔堡大学 (Aalborg University)任教授。他是IEEE Trans.电力电子技术副主编(可再生能源方向),IET可再生能源发电(风力发电技术主题)等国际期刊方向主编,副主编,编委,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会士(IET Fellow),英国特许工程师。他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包括欧盟第六框架,第七框架,水平线2020计划基金,欧盟地区发展基金,丹麦战略基金,中丹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国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现代电力系统、大规模多能源系统、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电子设备等。发表智能化多能源系统、基于大规模电力电子与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电子变换器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650多篇、专著8部。学术论文Google Scholar检索引用超过18000(H-index为60),并在2009年获得IET优质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