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

团队成果

(1)主要学术论文

[1] Francis Boadu, Yu Xie, Yi-Fei Du, and Elizabeth Dwomo-Fokuo.MNEs Subsidiary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and Firm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Effects of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Receivedfrom Headquarters[J].Sustainability 2018, 11, 1-25. (SCI/SSCI Index)

[2] Yu Xie, Yi-Fei Du, Francis Boadu and Xuan-Ya Shi. Executives’ Assessments of Evolutionary and Leapfrog Modes: An Ambidexterity Explanation Logic[J]. Sustainability 2018, 10, 1-16. (SCI/SSCI Index)

[3] Min Xue, Yifei Du. A Group Decision-Making Model Based onRegression Method with Hesitant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7, (1): 1-8. (SCI Index)

[4] 杜义飞(*),王建刚,杨振华,资源双依赖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获取行为:购买还是模仿?,管理工程学报,2018。

[5] 王建刚,杜义飞.市场-技术依赖下后发企业平衡冲突的嵌套模型——基于东汽的纵向案例研究[J]. 管理学季刊, 2018,3(1): 107-130.

[4] Yu Xie, Yi-Fei Du, Francis Boadu and Xuan-Ya Shi. Executives’ Assessments of Evolutionary and Leapfrog Modes: An Ambidexterity Explanation Logic[J]. Sustainability 2018, 10, 1-16. (SCI/SSCI Index)

[6] 杜义飞, 万青松, 陈丽华. 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未来研究展望[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6, 18(4): 74-81.

[7] 王建刚, 杜义飞.资源双依赖下后发企业“由外至内”逻辑的研究[J]. 管理学报, 2016, 13(11): 1624-1634.

[8] 张均强, 杜义飞. 技术创新合作中的“摩擦”与获利——基于 TD-SCDMA 产业的考察[J]. 技术经济, 2016, 35(3): 18-23.

[9] 王建刚, 杜义飞.知识流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技术经济, 2017, 36(1): 22-34.

[10] 谢瑜, 杜义飞, 万青松, 季成旭. EM MENs何以撬动国际化资产和机会: 资源链接与交替主导[J]. 管理学季刊, 2017, 2(1): 45-68.

[11] 张展, 陈丽华, 杜义飞. “旋转门”模式——传统出版社知识服务转型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 2017, (8): 39-42.

[12] 薛敏, 杜义飞. 企业网络关系的动态演化路径及其响应方式———基于艺术机构的对比案例研究[J]. 技术经济, 2017, 36(10): 47-56.

[13] 杜义飞,王建刚,赵鹏飞新兴市场中后发企业吸收能力的过程与困境研究———基于纵向事件路径分析[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7, 10(2): 162-177.

[14] 王建刚,杜义飞,谢瑜. 政策捕获:方法与探索[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7, 19(2): 32-39.

[15] 杜义飞, 潘琼, 王建刚,李蓉. 事件路径分析方法:基于悖论与存在主义视角[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7, 19(2):18-23.

[16] 王建刚,陈丽华,杜义飞. “解铃还须系铃人”:后发企业资源依赖关系的悖论动态视角.珞珈管理评论, 2018, 24(1):34-54.

[17] 薛敏,杜义飞. 企业关键主体角色转换与社会网络关系再造研究. 管理学报, 2018, 15(2): 192-200.

[18] 李蓉, 杜义飞. 打开企业战略规划变化的“潜过程”——基于认知视角的案例研究[J]. 技术经济, 2018, 37(3):61-72.

[19] 杜义飞(*),创新者最优许可数量决策与信心指数调节作用,控制与决策,2013,(05):753-757+762。

[20] 许毅刚,杜义飞(*),曾勇,李仕明,构建企业的边界:权力与能力的过程观——嘉华公司案例研究,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02):69-81。

[21] 杜义飞(*),李仕明,陈德富,价值创造结构、K-重划分与联盟稳定性变化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2,26(01):131-136。

[22] 杜义飞(*),衍生企业组织演化:驱动与约束的权衡——来自企业纵向事件抽取与趋势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42-49。

[23] 杜义飞(*),李仕明,互补性资产分布与创新者价值获取,控制与决策,2010,(06):808-813。

[24] 杜义飞(*),李仕明,李爽,翁治林,地震灾后产业重建中的“破窗”机制研究——基于德阳市磷化工产业灾后重建实践考察与探讨,管理评论,2008,20(12):50-54

[25] 杜义飞(*),李仕明,制造商与销售商双向选择与利益分配,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15):21-30。

[26] 杜义飞(*),李仕明,林光平,垄断制造商的供应商选择与竞争价值分配,系统工程学报,2008,(03):302-308。

[27] 杜义飞(*),林光平,李仕明,服务创新及其价值分配的研究,控制与决策,2008,(03):353-356。

[28] 杜义飞(*),陈新有,刘兴贵,邵云飞,产业创新的价值结构研究——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产业创新分析,科学学研究,2007,25(5):1014-1017。

[29] 杜义飞(*),林光平,熊辉,新兴技术管理的服务价值链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4):36-41。

[30] 杜义飞(*),李仕明,基于资源交换的战略均衡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6,20(4):101-105。

[31] 杜义飞(*),李仕明,基于Rubinstein-Stahl模型的产业价值链中间产品定价研究,系统工程学报,2006,21(2):33-37。

[32] 杜义飞(*),李仕明,林光平,讨价还价与产业价值链的利润最大化均衡,中国管理科学,2006,14(1):37-42。

[33] 杜义飞(*),李仕明,李心芹,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配研究,预测,2005,24(4):44-48。

[34] 杜义飞(*),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中间产品价格振荡系统的收敛性,控制与决策,2005,20(6):646-649。

[35] 杜义飞(*),蒋国俊,李仕明,双向动态博弈下中间产品价格范围的确定,预测,2005,24(1):68-71。

[36] 杜义飞(*),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科学学研究,2004,22(5):552-556。

[37] 尔古打机(*),寇纲,杜义飞,不完全信息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缺失数据处理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3):702-713。

[38] 何婧(*),杜义飞,后发企业“价值-能力”双向循环与顾客锁定:一个纵向案例研究,管理学报,2015,12(1):20-28。

[39] 陈德富(*),杜义飞,李仕明,韦永智,中小企业产品利基与绩效的阶段动态关系研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的证据,软科学,2013,(09):64-67。

[40] 何婧(*),杜义飞,杨振华,产业架构下互补性资产划分与创新者获利决策,技术经济,2013,(03):1-6。

[41] 陈德富(*),杜义飞,倪得兵,李仕明,技术能力演化路径与利基市场选择:MY公司的案例研究,管理学报,2011,(09):1291-1297。

(2)著作

[1] 杜义飞,创新价值的创造与获取——冲突、合作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18000字,2013。

[2] 杜义飞,杨静,聂创,冯小平,潜模式——大数据时代下商业模式创新思维,科学出版社,260000字,2018.

[3] 蓝海林(主编). 《企业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参与第六章《国际化战略》的编写,3万字。

[4]徐淑英, 任兵, 吕力(主编). 《管理理论构建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参与第二章中《理论无所及,理论化有所为》的翻译,2万字。

[5]李仕明, 沈焱, 王晓明等. 《电信创新: 基于理论的分析和现实的考察》,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第1版).

(3)获得学术奖励

[1] 杜义飞(1/2),创新价值的创造与获取——冲突、合作与结构,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杜义飞,陈德富)

[2] 杜义飞(1/2),地方特色案例试题(编号:130907),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系统考评机构优秀地方特色案例试题评选,三等奖,2013。(杜义飞,黄卫)

[3] 杜义飞(2/5),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重建区域规划中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0。(李仕明,杜义飞,肖磊,王晓明,沈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