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8个章节共计40学时的理论教学,其中电磁干扰抑制的方法,如屏蔽设计技术、接地技术、滤波技术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分章节列出学时、内容和要求: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常用的名词术语,频谱的管理,电磁兼容的标准和规范(3学时)

掌握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名词术语,理解电磁干扰三要素,了解频谱管理和电磁兼容的标准、规范,和电磁兼容的应用与发展。

2.干扰源的性质、传输及典型干扰源分析(3学时)

掌握电磁干扰及其耦合的途径,了解几种典型的干扰源。

3.传导干扰及其性质,传导干扰的途径(4学时)

了解传导干扰的性质和传输途径,掌握传导干扰的计算方法。

4.辐射干扰源的性质、传输及典型辐射干扰源分析(4学时)

掌握辐射干扰及其传输途径,了解辐射干扰的计算方法,了解几种典型的辐射干扰源。

5.电磁干扰抑制的方法,屏蔽设计技术、接地技术、滤波技术(14学时)

掌握电磁干扰抑制的三大技术,掌握屏蔽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接地的种类和应用方法,掌握滤波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6.电磁兼容性设计,影响电磁兼容性原因及分析方法。(4学时)

掌握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本参数,掌握影响电磁兼容性的发射设备、接收设备、天线及传播特性的分析方法。

7.电磁干扰预测方法,电磁干扰分析实验教学(4学时)

掌握电磁干扰预测分析的基本思路,了解电磁干扰预测程序。

8.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电磁兼容测试项目、方法及测试设备。(4学时)

掌握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原理,了解电磁兼容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主要测试设备。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要求